藏医胚胎学
中国有句古话,叫“十月怀胎,一朝分挽”。中医对胎儿发育的认识,也都以十个月为准,逐月叙述胎儿发育的情况,如南北朝时期的《逐月养胎方》就有“妊娠一月始胚,二月始资,三月始胞,四月形体成,五月能动,六月筋骨立,七月毛发生,八月脏腑具,九月谷气入胃,十月诸神备,日满即产矣”的记述,用以观察描述胎儿的发育。
藏医则比这更细致而深入;它是以周日的时间为单位来认识和观察人体胎儿的发育过程的,因此,它的观察比这要细致得多;它认为,胎儿从形成到成熟分挽,需要38周的时间,而这38周具体的发育情况是这样的:
第1周:父精和母血融合,其状正如在牛乳里滴入乳酷酵母,使其得到发育的动力,并且非常融洽。
第2周:胎珠状如乳液凝成的胶状物。
第3周:状如凝结的乳酷或酸奶。
第4周:质地比较坚固的团状物,有的是圆形,有的呈椭圆形,并开始分化出男女的不同性别。
第5周:脐带开始形成,与母体相连。
第6周:与脐带相平衡,形成了一条命脉,使胎儿获得更快发育。
第7周:胎儿的眼瞒等感觉器官开始形成。
第8周:胎儿的头部开始形成。
第9周:躯体的上部和下部已经形成。
第10周:胎儿的双肩,两髋膀骨开始形成。
第11周:身体的九窍,即双眼、双耳、双鼻、口、阴窍等已经形成。
第12周:心、肝、肺、脾、肾等五脏形成。
第13周:小肠、胆、大肠、胃、膀胱、三木休等六腑已经形成。
第14周:两条上臂、前臂及两条大腿、小腿已经形成。
第15周:胎儿的双手、双肘和双足、双膝已经形成。
第16周:胎儿的十个手指和十个足趾全部形成。
第17周:连结胎儿身体上部、下部及里外的血管、脉络均已形。
第18周:此时胎儿体内的肌肉和脂肪组织均已出现。
第19周:胎儿体内的韧带、筋膜、肌腱已经出现。
第20周:全身的骨骼和骨骼内所有的骨髓均已形成。
第21周:周身的皮肤开始形成。
第22周:此时身体内的九窍均已开通,开始与外界通流。
第23周:胎儿的头发、指甲、趾甲等出现了。
第24周:上述的五脏六腑的功能已经成熟,胎儿也已经知道疼痛,有所感觉。
第25周:在胎儿体内的脉络中,气已经出现并开始运行。
第26周:胎儿已经开始有意识。
第27周至第30周,是怀孕的第-7个月,所有的器官均已成熟,整个胎体也显得圆满。
第31周至第35周,胎儿继续增大,母体与胎儿的精神肉体均互相影响。
第36周:此时胎儿多动,显得对所处的地方很不习惯。
第37周:胎儿似乎显得对所处的地方有反感,不愿再呆在这。
第38周:胎儿的头部转而朝下,并准备挽出母体了。
从以上所叙述的人体胚胎发育过程来看,藏医对胚胎学的认识,在古代各国医学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尽管以上关于胚胎学的一些描述尚不如现代胚胎学那么精确,但也应看到这样的描述既有其一定的科学性,从历史的观点看,更有其先进性。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藏医的诊断方法之一问诊 下一篇:疾病诱发的因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