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各阶段的症状及营养需求
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三大阶段,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我们的心情会随之发生什么改变呢?我们的营养又需要怎么改善呢?准妈妈们快来一起学习吧!
【孕早期】
在怀孕的前几个月,特别是最初的一个月左右,胚胎对各种致畸因素最为敏感,同时又是器官分化、成形的关键期,因此,准妈妈千万不要大意,一定要认真对待,为宝宝的将来打下优良的基础。
身体变化:准妈妈可能会有呕吐、乏力、嗜睡的现象,乳房也开始变得敏感和微微胀痛,下身分泌物增多,小便的次数也明显增加了,这是由于慢慢胀大的子宫压迫膀胱造成的,到了妊娠四、五个月后便会逐渐消失了。如果呕吐较明显,影响了正常进食,可少食多餐,多选择清淡、可口、易消化、可减轻反胃感觉的食品,比如汤面、粥、苏打饼干等。此时分泌物增多,每天要勤换内裤,千万不要用卫生护垫,这样会增加阴道炎症和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
心情:由于怀孕前几个月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加上心情较复杂,准妈妈情绪上会变化较大。变得爱发脾气、钻牛角尖、好计较,甚至常常哭泣、委屈。准爸爸要多跟妻子交流,多倾听她内心的感受,一定要理解和宽容她的这些改变。妻子也要经常站在准爸爸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多替对方着想,尽量克制自己,少发脾气,夫妻双方互谅互让。
营养:怀孕前几个月, 妊娠反应较明显,食欲会大大降低,准妈妈会担心由于自己营养摄入不足而影响胎宝宝的发育。其实大可不必这样想。因此时宝宝还很小,妈妈身体内贮存的营养已足够他(她)使用了,等到进入孕中期,胎宝宝对营养需求高了,而准妈妈的早孕反应也过去了,又会恢复往日的好胃口。
【孕中期】
进入孕中期,孕妈妈的早孕反应渐渐消失,胃口又恢复到了从前,这阶段的饮食一定要均衡合理,因为这一时期,胎儿除了迅速增长体重,一些组织器官还在继续分化,仍然处于重要时期。
身体变化:随着孕周的增长, 腹部渐渐隆起,但总体上还是较灵活的。因此,若没有异常,准妈妈可以积极参加一些专业的孕期课程,学习科学的营养、胎教知识和一些方便实用的缓解自身不适症状的方法,同时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宜的运动。这些都可以帮助准妈妈安全、自信、快乐地度过整个孕期。
心情:这时孕妈妈会更多地关注宝宝的发育情况和如何进行科学的胎教。在这里,要告诉大家,无论什么样的胎教方法都比不上拥有好心情更重要!妈妈心情舒畅时,身体处在最佳状态,保证了对胎宝宝血液和营养的充分供给,宝宝才能更好地生长发育。
营养:早孕反应已消失,准妈妈们可以正常进食了。但此时一定注意营养搭配要均衡、合理、适时、适量,千万不可有“一人吃,两人补”的想法。顿顿大鱼大肉,无所顾忌,往往会造成体重增长过快、过多,引起妊娠期间的糖尿病、高血压等,不单对自身健康造成危害,对胎宝宝的成长也很不利。此时期要掌握五谷是基础,蔬菜、水果居其次,肉、蛋、奶类为辅助,油、盐、糖类要适量的饮食原则。一些刺激性调味料更要少接触,以免发生腹泻、引起早产。另外,这个时期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所以要多吃些含铁质的食物,如肝、血豆腐、畜禽类的瘦肉等。钙质的补充也很重要,可多吃奶类、芝麻酱、虾皮、带骨头的小鱼等,经常晒太阳、通过皮肤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质的吸收。
【孕晚期】
到了孕晚期,子宫逐渐膨大,把胃挤向上方,而肠子也受到了压迫。因此孕妈妈要改变饮食习惯,应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同时要保证适当的运动,才有助于生产。
身体变化:身体越来越笨重了,稍微走走就会气喘、胸闷,夜里甚至不能平躺,翻身就更困难了。唉,快快熬到分娩的日子吧!
心情:生产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了, 你开始变得有些紧张,甚至恐惧。生宝宝时会顺利吗?会很痛吗?到底是自己生还是剖宫产?心情重新变得复杂起来,甚至怀疑自己和先生是否真的能应付即将发生的一切!其实,先生此时也和你一样忐忑不安。你们同样要多交流,并共同拟定一份分娩计划,将所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都列到一起,例如针对不同分娩方式的应对方案,如何以最快的方式到达分娩医院,医院的急诊通道如何走等。建议你和先生一起去学习关于帮助分娩及产后护理的课程,及时了解即将要面对的一切,这对你们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营养:晚期是整个孕期的冲刺阶段,可比孕中期时摄入的稍多些。其中蛋白质、铁和钙都要适当增加一些,以满足胎宝宝的快速成长及准妈妈自身的储备需求。另外,由于胃部空间变小,可以多选择一些体积小但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如奶制品或动物性食品等。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孕妇防蚊虫叮咬的方法 下一篇:孕妇脂肪摄入过多增加死产风险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送给屠呦呦的新年“礼物”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下属各院加强挂号管理
 - 广安门医院建院60周年学术总结会召开
 - 中医药法草案征求意见已超3万条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