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临证指南医案》卷二 咳嗽

《临证指南医案》卷二 咳嗽

某(四四)寒热咳嗽。当以辛温治之。桂枝汤去芍加杏仁。
象贝 山栀 橘红

(三六)风热咳。经月不止。

活水芦根 桑叶 大沙参 生苡仁 地骨皮 象贝 滑石 橘红

风温客邪化热。劫烁胃津。喉间燥痒。呛咳。用清养胃阴。是土旺生金意。(风温化燥伤胃阴)金匮麦门冬汤。

(二三)阴虚体质。风温咳嗽。苦辛开泄肺气加病。今舌咽干燥。思得凉饮。药劫胃津。无以上供。先以甘凉。令其胃喜。仿经义虚则补其母。

桑叶 玉竹 生甘草 麦冬(元米炒) 白沙参 蔗浆

外受风温郁遏。内因肝胆阳升莫制。斯皆肺失清肃。咳痰不解。经月来。犹觉气壅不降。进食颇少。大便不爽。津液久已乏上供。腑中之气。亦不宣畅。议养胃阴以杜阳逆。不得泛泛治咳。

麦冬 沙参 玉竹 生白芍 扁豆 茯苓

温邪外袭。咳嗽头胀。当清上焦。(温邪)

杏仁 桑皮 桔梗 象贝 通草 芦根

(二六)咳嗽痰黄。咽喉不利。此温邪上侵。肺气不清故耳。

桑叶 川贝母 白沙参 杏仁 兜铃 鲜枇杷

(二八)阴亏。挟受温邪。咳嗽头胀。当以轻药。

桑叶 杏仁 川贝 白沙参 生甘草 甜水梨皮

脉细数。咳嗽痰黄。咽痛。当清温邪。

桑叶 杏仁 川贝 苡仁 兜铃 鲜芦根

又 照前方加白沙参冬瓜子。

(四一)脉右弦大。咳嗽痰多黄。此属温邪上伏之故。

桑叶 杏仁 白沙参 南花粉 兜铃 甜水梨肉

(二六)脉小数。能食。干咳暮甚。冬藏失纳。水亏温伏。防其失血。用复脉法。复脉汤去参姜桂。

(十七)冬季温邪咳嗽。是水亏热气内侵。交惊蛰节嗽减。用六味加阿胶麦冬秋石金水同治。是泻阳益阴方法。为调体治病兼方。近旬日前。咳嗽复作。纳食不甘。询知夜坐劳形。当暮春地气主升。夜坐达旦。身中阳气。亦有升无降。最有失血之虞。况体丰肌柔。气易泄越。当暂停诵读。数日可愈。

桑叶 甜杏仁 大沙参 生甘草 玉竹 青蔗浆

(二四)形瘦色苍。体质偏热。而五液不充。冬月温暖。真气少藏。其少阴肾脏。先已习习风生。乃阳动之化。不以育阴驱热以却温气。泛泛乎辛散。为暴感风寒之治。过辛泄肺。肺气散。斯咳不已。苦味沉降。胃口戕。而肾关伤。致食减气怯。行动数武。气欲喘急。封藏纳固之司渐失。内损显然。非见病攻病矣。静养百日。犹冀其安。(阴虚感温邪)

麦冬(米拌炒) 甜沙参 生甘草 南枣肉冲入青蔗浆一杯。

(二五)气分热炽。头胀痰嗽。(气分热)

连翘 石膏 杏仁 郁金 薄荷 山栀

又 照前方去山栀加蒌皮桔梗。

(四十)脉左弱。右寸独搏。久咳音嘶。寐则成噎阻咽。平昔嗜饮。胃热遗肺。酒客忌甜。微苦微辛之属。能开上痹。

山栀 香淡豉 杏仁 栝蒌皮 郁金 石膏

(氏)宿病营卫两虚。兹当燥气上犯。暴凉外侮。气馁卫怯。肺先受邪。脉浮数。咳喘欲呕。上热下冷。宜先清化上气。有取微辛微苦之属。

桑叶 杏仁 苏梗 山栀 象贝 苡仁 糯米汤煎

(十岁)嗽缓。潮热。稚年阴亏。气热所致。

地骨皮(三钱) 青蒿(一钱) 知母(一钱) 生甘草(三分) 南沙参(一钱) 川斛(三钱)

|<< << < 1 2 3 > >> >>|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临证指南医案  咳嗽  桂枝汤  劳伤阳气  寒热咳嗽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临证指南医案》卷一 虚劳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