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平肝息风法

平肝息风法

证见头目眩晕,头胀耳鸣,烦躁易怒,面红目赤,失眠多梦,口苦咽干,尿黄便结。舌质红苔黄,脉弦硬有力,寸盛尺虚。或见腰膝酸软、肢体麻木等症。

证见头目眩晕,头胀耳鸣,烦躁易怒,面红目赤,失眠多梦,口苦咽干,尿黄便结。舌质红苔黄,脉弦硬有力,寸盛尺虚。或见腰膝酸软、肢体麻木等症。《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为风木之脏。此证多因性情急躁,恼怒太过,或情志不遂,忧思不解,致肝失调达,肝气郁结,郁而化火伤阴,肝阴耗伤,肝失所养,肝阳上亢所致。治宜平肝潜阳,清热息风,方用平肝息风汤,药用石决明钩藤、黄芩、龙胆草、夏枯草、生地、麦冬、丹皮、白蒺藜、菊花桑叶蝉蜕牛膝、代赭石、甘草。手足麻木,筋惕肉run(目+闰)者加地龙、白僵蚕、全虫、木耳;心烦失眠者加龙骨牡蛎、炒枣仁、柏子仁、五味子。

因忧郁不解,肝失调达,郁而化火,致使肝阳上亢。其头目眩晕,头胀耳鸣,肢体麻木,语言现一过性不利,口苦、咽干、目赤,心中烦躁,小便赤,大便干结,苔黄,脉弦硬而数,皆为其征。方中石决明、钩藤平肝潜阳,清热息风;黄芩、龙胆草、夏枯草、菊花、白蒺藜、蝉蜕清泄肝火,平降肝阳;生地、麦冬、丹皮养阴生津,清热凉血;牛膝、代赭石镇冲降逆,引血下行;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伍,相得益彰,故进药数剂而收殊效,诸证得以缓解。继加虫蚁之属以搜剔经络,息风止痉;黑木耳民间常用以祛风通络,解痉息风。诸药合用,肝火得泻,肝阳得潜,阴阳调和,升降相因,其证乃愈。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平肝  息风法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内当作心、道解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