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好医古文
学好医古文是打开古代中医宝藏的前提和基础。古语说:“文以载道。”载道者,载医道也。纵观历代的中医大家,他们不仅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而且精勤不倦、博览群书。因此,学好医古文、用好医古文是提升中医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的重要条件。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医古文呢?
明确目标 循序渐进
我们学习医古文的主要目的是:能看懂古代中医药学文献,能明白古代典籍中的典故,能正确理解古代的中医名词术语。一般来说,时间的跨度越大,文字理解起来就越困难。最难读懂的是甲骨文、金文,其次是先秦文献、汉魏六朝文献、唐宋文献,再次是明清文献。因此,在学习医古文之初,可以多看一些明清的小说,如四大文学名着、三言两拍;多学习汉魏六朝的歌赋诗文;多看些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多背些唐诗宋词;认真研读先秦诸子百家的着作,穿插学习儒家、道家和佛家的相关文献。多读一些明清医家的着作,如清代名医陈修园编写的系列图书和四库全书中收录的明清医籍。在此基础上,再读唐宋时期的医药学文献,这样对中医四大经典着作就更容易读懂了。总之,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逐步实现预期的目标。
深入浅出 博览精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好医古文,必须精学博览经史百家文献,要把古文当做小说来读,不断借鉴和吸收古代的优秀文明成果。如果没有博览,就不可能实现精学。我们所学的东西越多,能够聚集的知识能量也就越大。博览群书、高谈阔论,只能说是一名文化人;只有博而返约、勤而善用,才能成为一位优秀的专家学者。秦代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写道:“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掌握技巧 多读多背
要学好医古文,就必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如必须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正确归纳字词的含义、认真把握文章的层次和段落、正确分析文章前后的逻辑关系、掌握正确的语法和修辞。相传孔子作《春秋》,以巧妙的措辞暗寓褒贬。古人行文,言下之意也会从片言只字中透露。细品这些关键语句,才能有助于读出作者言下之意,这就是着名的“春秋笔法”。如果没有把握其要领,则很难深入理解其中的丰富内涵。
多读多背十分重要。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背诵大量重要的文学名篇和中医经典,对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专业素质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中医的《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汤头歌诀》都是很好的诗歌作品,细细品读,余味无穷。如果一个人能够随时引经据典、出口成章,那必定会大大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使自己受益终身。
消化吸收 灵活运用
古文再好,那是前人的成果。历代医籍再丰富,那是书本上的东西。因此,学习医古文的目的就是要把前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学习上的消化吸收,就是要将所学过的医古文知识变成自己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做到明白精髓、触类旁通。灵活运用就是要掌握要领,将其灵活运用到教学科研、临床文献整理等各个方面。比如,在学习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时,他向医者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精”,即技术精湛,二是“诚”,即品德高尚,并从“心”、 “体”和“法”三个方面进行了详尽描述,读起来朗朗上口,耐人寻味。如能边读边思,一个“大医”的美好形象就会在脑海中形成,随时勉励自己注意遵守行医规范,用一颗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位患者。
总结经验 不断提高
每个人由于知识结构、思想方法、学习习惯、先天禀赋的差异,其学习方法、经验体会都会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我们不仅要善于学习,还必须善于总结经验,才能不断取得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涵养和专业素质。
比如:有人善于运用“层次分析法”,在辨析字词的基础上进一步逐层分析课文,推敲其中大意。它包括对句中词组的结构、句子的类型、句子的形成、每句话的意思以及上下文之间的关系,都要仔细研究和准确理解。有人善于运用“提纲挈领法”,即通过层次分析,将课文分为若干大的段落,总结出其中的中心意思,然后即可提炼出全文中心思想,并将此作为学习每篇课文的关键所在。有人善于运用“问题启发法”,在学习每篇课文时,积极开拓思路,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 “言在此,意在彼”中启发思路。有人善于运用“联系实际法”,在学习课文中,注意联系当前中医理论与临床,以加深认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文无常法,关键在于勤学苦练。只有平时多看、多读、多记、多背,才能做到博采百家之长,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成就一代名医,才能担负起振兴中医的重任。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中医人才匮乏的文化思考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