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迷信”中医
在科文并茂的今天,对于中医的不同认识一直存在并一度愈演愈烈,其中有两种态度颇令懂中医、从事中医事业的广大同道所纠结,一种态度是对中医“完全不信”,另一种态度则是对于中医“过度相信”。尽管前一种态度好像更为激进,然在笔者看来对于中医的“过度相信”却更容易让中医蒙蔽于怪力乱神,甚则深陷于唇枪舌剑的风口浪尖。
何谓“过度相信”中医?笔者认为,盲目认定中医极为伟大,能够解决人类健康上所有的问题,把中医看做“超科学”,凌驾于一切医学手段的“中医迷信者”所持的态度即为“过度相信”中医,坚定地以为中医在众多医学中最为科学、有效而无往不利。笔者认为,中医之伟大固然不可否定,但“人”恐怕是世界上最为复杂、最为精密的生物之一,人类健康上的种种问题也相应地成为了世界难题,与疾病的博弈,不论人类用何种手段、从何种角度进行都将永无休止而只能见招拆招,不可能一劳永逸。面对如此难题,任何一门医学都不具备彻底完全解决全部问题的能力,因此,把中医当做唯一正确医学而盲目尊崇是不可取的。
科学是什么?其实人们很难给出精准的定义。“地心说”曾一度被认为是天文学的科学学说,让提出“日心说”的哥白尼蒙尽嘲讽和攻击。但随着科学进步,最终证明了哥白尼的伟大。因此,相较于一时一地为众人所认同的科学观点作为科学标准而言,不断追求真理、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才真正体现科学的真实内涵。故而,对于中医,不信的人认为这是“伪科学”,抨击其所用的珍奇药材;不屑其所持的医学观念,相信时间和事实最终能够驳斥这些观点。但对于“中医迷信者”而言,中医学好似在数千年前便窥透了人类健康的全部秘密,中医能够运用普通草药、简单理疗解决一切疾患,千百年前的先贤医哲早已准确预测了人类将面临的健康难题,因此中医方法能够帮助人类永无疾患之虞,故而认为中医是“超科学”,是远超于科学的高级医学科学。但笔者认为,“超科学”即是“伪科学”。的确,目前科学尚不能解决甚至解释人们提出的诸多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中医所展示的许多神奇也往往囿于科学证明。但这仅仅只能代表科学尚未进步到足够有能力的地步,随着科学的阔步前进,最终科学将具备阐释众多难题的能力。所以说,中医说到底是科学的,而不可把她当做“超越科学”的学科,这种说法不仅是对于科学的不尊重,更是一种对于中医学缺乏客观冷静判断的表现。
一旦对中医产生了迷信,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狂热和偏执,导致判断力降低而难明是非。近年来,众多养生书籍、健康宣讲以中医为噱头铺天盖地奔袭而来,这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健康需求的改变。然而众多节目和书籍是真伪难辨、优劣难分的,但正是因为诸多中医迷信者的狂追热捧甚至于推波助澜,让许多指望摇靠着中医大旗赚个盆满钵溢的医药骗子、无良商人有了辗转腾挪的市场空间。但是,随着一个个所谓养生大师、中医达人、健康专家的倒掉,不仅使无辜的中医学一次次蒙冤,且让原本就“不信中医”的人们多次捏到了把柄和攻击点。
如果,相信中医的人群能够冷静客观地看待中医乃至其他诸类医学,有理有据地判别中医名义下的糟粕和精华,便不会为不着边际的神乎其技所蒙骗,更不会成为中医深陷囫囵的推手。中医作为一门医学科学,她所面临的困境往往并非因为外部攻击而导致的,许多时候反而是我们笃信中医的自己人造成的困窘,而这种伤害才是应该尽量避免和消除的。中医业内人士应当积极行动起来,为中医正本清源,帮助大众对于中医“信而不迷”,从而清除中医的“内伤”,才真正有利于中医事业的健康发展。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谈中医之龙火及其降伏 下一篇:陷谷深刺解呃逆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