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高考临近 减压7法

高考临近 减压7法

临近高考,孩子越来越焦虑,变得不爱说话,回家就忙着看书写作业,75%的考生在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情绪。以下心理调节法能够帮助考生远离考前焦虑。

临近高考,孩子越来越焦虑,变得不爱说话,回家就忙着看书写作业,人也越来越瘦。据一份统计资料显示,75%的考生在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情绪。所以说,考生在高考前积极调试、减轻心理压力是非常必要的。希望以下心理调节法能够帮助考生远离考前焦虑。

自我暗示法

普通人在过独木桥的时候,常想千万别摔下去,结果一想到“摔”字就掉下去了。有神经肌肉理论解释说:一想到摔字,肌肉的整个生理反应全是摔的动作。

法国作家大仲马说过:“人生是一串由无数的烦恼组成的念珠,乐观的人总是笑着念完这串念珠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自我暗示法。例如,人们清晨对着镜子梳洗,如果看到自己的脸色很好,往往心情舒畅,这就是一种自我暗示。

假如你是一位正处于“考试焦虑”的考生,不妨运用暗示法告诉自己:我一定会告别“考试焦虑情绪”,做一个真正有气魄的人。

睡眠消除法

很多考生的“考试焦虑”是由于学习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引起的。针对这种情况,考生不宜继续“夜半挑灯”苦读,而应按时睡觉,并养成午睡习惯。

因为良好的、充足的睡眠可以消除大脑疲劳,换取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充足的睡眠是从容应考的前提,也是克服考试焦虑情绪的有效方法。

运动消除法

学生以脑力活动为主,而适当的运动是消除大脑疲劳的有效方法。因为运动可以消除体内一些“紧张”的化学物质,虽然会使肌肉疲劳,但可以放松神经。适合考生的运动标准,最好是12分钟以上3000米以下的活动,可以选择爬山、散步、慢跑或者是做游戏都行,运动时心率数值最好不要超过“170减去考生的年龄”。

兴趣消除法

人们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整个身心都会投入进去,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什么忧愁烦恼都会抛到九霄云外。因此,考生在紧张的学习之后,应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如:唱唱歌、听听音乐都可以消除疲劳,化解烦恼,远离考试焦虑情绪。

作为家长,可以带考生去参加平时不能参加的活动。比如城市孩子,可以带他到郊外采摘水果或者种植蔬菜,让考生不自觉地脱离原有的焦躁环境。

情绪宣泄法

宣泄情绪是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手段。众所周知,有些“考试焦虑”是由于坏情绪不断积压引起的。如:升学压力使你透不过气来、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的唠叨等等,都可能使心情变化;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考试焦虑情绪”。

针对这种情况,可采用以下方法:

聊天法,即通过向亲人或朋友,述说自己的积怨,求得他人的理解和同情,让自己的内心得到调整。哭笑法,如果内心憋得难受,又无法与人倾诉,应当找一个适宜的地方,放声大哭或大笑,以宣泄自己内心的不平。书面释放法,可以用写日记或网络文字的方式,释放自己的苦恼。上网法,有条件、会上网的考生朋友可通过电脑网络与网友交流思想,排遣烦恼。

营养疗法

食疗法就是适量增加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同时还要补充大脑所需的维生素、氨基酸以及钙、铁、锌等微量元素。考生可吃些山药、丝瓜、冬瓜、菠菜、薏米、红豆、木瓜西瓜、草莓等,能预防焦虑、去心火的食物。

音乐疗法

音乐能影响人的情绪行为和生理机能,不同节奏的音乐能使人放松,使人的生理、心理节律发生良性的变化。

如:圣洁、高贵的音乐,可使人净化灵魂、境界开阔;速度较缓的音乐给人以安全感、舒适感;清澈、高雅、透明的古典音乐,可以增进人们的记忆力、注意力;浪漫的音乐可激起人们的恻隐、怜悯之心;流行音乐可使人感情投入;时尚音乐可释放心声。对于焦虑情绪的考生,专家特别推荐“班得瑞”的轻音乐,每一声虫鸣、鸟语,都可带领听者走进安宁。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高考临近减压  高考减压方法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中药“毒性”风波折射中西医差异        下一篇:陷谷深刺解呃逆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