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贫血的中成药治疗

贫血的中成药治疗

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无华,指甲、口唇等颜色苍白,伴有头昏、乏力、心悸、气短、记忆力差、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浮肿等症状。在儿童,贫血还会影响发育。贫血也是许多疾病的信号。

贫血是我国居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一种全球性的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人面色苍白,甚至嘴唇也只有淡淡的粉红,这就是贫血(特别是缺铁性贫血)的一种体征了。贫血侵袭的对象很广泛,包括儿童、青少年,还有成年男女,尤其是孕妇和乳母。那么,贫血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

贫血是指血液中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量等指标低于同年龄和同性别正常人的最低值。正常成人血红蛋白(简称Hb)男性为120~160克/升,女性为110~150克/升;红细胞数(简称RBC)男性为4.0~5.5×1012/升,女性为3.5~5.0×1012/升。贫血对健康最根本的危害之一就是细胞的携氧能力低下,影响全身各个器官功能的发挥。

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无华,指甲、口唇等颜色苍白,伴有头昏、乏力、心悸、气短、记忆力差、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浮肿等症状。在儿童,贫血还会影响发育。贫血也是许多疾病的信号。

引起贫血的原因有多种,如营养、感染、肿瘤、药物、免疫性疾病、肾脏病、胃肠病以及内分泌、遗传性疾病等。因此,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贫血可以分为缺铁性贫血、巨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等。

八珍丸: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地黄、当归白芍川芎组成,具有气血双补的作用,对外伤出血、消化道出血、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失血性贫血引起的形体瘦弱、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动辄气促等气血不足的症状尤为适宜,久服无妨,并常能取得良好效果。

人参养荣丸:由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熟地黄、当归、白芍、肉桂陈皮、五味子、远志生姜大枣组成,具有补益气血,安神定志的作用,适用于贫血兼有失眠症者。

归脾汤:由人参、黄芪、白术、茯神、甘草、当归、龙眼肉(桂圆肉)、酸枣仁、远志、木香、生姜、大枣组成,具有补脾养心,益气生血的作用,适用于贫血兼食少心悸的患者。

七宝美髯丹:由何首乌、茯苓、牛膝枸杞子、当归、菟丝子补骨脂组成,具有滋补肝肾,补血乌发的作用。适用于贫血属肝肾阴虚者。

龟鹿二仙胶:由龟板、鹿角、人参、枸杞子组成,具有补阴填精,益肾壮阳的作用,适用于贫血属肾虚精亏者。

河车大造丸:由紫河车、熟地、杜仲天冬麦冬、龟板、黄柏、牛膝组成,具有补肾填精,滋阴泻火的作用,适用于贫血属阴虚内热者。

生血丸:补肾健脾,填精养血。用于脾肾虚弱所致的面黄肌瘦、体倦乏力、眩晕、食少、便溏;放、化疗后全血细胞减少及再生障碍性贫血见上述症候者。

成分:鹿茸、黄柏、山药、炒白术、桑枝、炒白扁豆稻芽、紫河车。

当归补血丸:补养气血。用于身体虚弱,气血两亏。

益髓生血颗粒:是根据中医肾生髓藏精、精血同源理论,紧密结合临床,依托多项国家基金资助,研制出的第一个治疗贫血创新药。该药以滋阴补肾、益髓生血、补气健脾、消痞退黄、改善全身症状为特点,用于脾肾两虚、精血不足证。症见头晕目眩、面色萎黄、心悸、气短、倦怠乏力、食少纳呆,适用于贫血见上述征候者。

参茯胶囊:功能主治。健脾滋肾,益气养阴。用于心脾两虚,肝肾阴虚所致食少倦怠,心悸气短,头晕眼花,失眠健忘,自汗盗汗。

药品成分:全中华鳖粉、人参、地黄、茯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4粒,一日2次。

还少胶囊:温肾补脾,养血益精。用于脾肾虚损,腰膝酸痛,阳痿遗精,耳鸣目眩,精血亏耗,肌体瘦弱,食欲减退,牙根酸痛。

药品成分: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炒)、枸杞子、杜仲(盐制)、巴戟天(炒)、肉苁蓉、五味子、小茴香(盐制)、楮实子、牛膝、茯苓等15味。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曹元成)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贫血的中成药治疗  贫血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阳密乃固很重要        下一篇:益气聪明煮散治小儿慢性疲劳综合征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