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论“火郁”辨治

论“火郁”辨治

火郁的病因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阳气遏型火郁证,由脾胃壅滞,阳气被遏(阳气相对不足),郁于体表或上焦;第二类为阳气虚型火郁证,由脾胃虚弱,阳气无力散发(阳气绝对不足),郁于体表或上焦。

火郁总括

火郁非实又非虚,体热散发出问题。

舌不真红肤不热,皮似火燎痒疮起。

炎上咽喉甲七窍,反复出现久不愈。

气遏外周开鬼门,枢纽因除自奋蹄。

注:火郁之火,阳气也,机体代谢产生之热能也。阳气,随脾胃气机升降,向外发散。若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则可导致火郁之病。火郁既非实火也非虚火,故舌不红、肤不热(自觉皮肤灼热但扪之不热)。火郁在表,则皮似火燎、瘙痒或疮疡;火郁在上,则或为咽炎、唇炎、舌炎、口腔炎,或为鼻炎、耳炎、结膜炎,或为甲状腺炎、淋巴结炎等。火郁的特点常是长期不愈,反复发作。因火郁为中焦枢纽失常,阳气郁遏外周所致。故治疗遵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之“火郁发之”,以发散解郁、恢复中焦气机为原则。

火郁病因

火郁的病因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阳气遏型火郁证,由脾胃壅滞,阳气被遏(阳气相对不足),郁于体表或上焦;第二类为阳气虚型火郁证,由脾胃虚弱,阳气无力散发(阳气绝对不足),郁于体表或上焦。

辨证要点

火郁之辨证要点:1.烫(自觉)而不热(他觉);2.炎而(舌色)不红;3.百治不效;4.反复长期。

简而言之,即“三个百”:扪之烙手百无一见;百治不效;百日不愈。

注:“烫(自觉)而不热(他觉)”即自觉灼热,但扪之多不热。“炎而(舌色)不红”即内有火郁,但舌质不红。“百治不效”即按实火治不效,按虚火治也不效,百治不效,是重要的辨治要点。“反复长期”即长期不愈,反复发作,这也是火郁的辨治重点之一。

火郁治疗

辨治心法

升阳散火为通治,气虚补中益胃齐。

识得治火个中味,别赏一番新天地。

注:“升阳散火”即升阳散火汤,此方为火郁通治之方。“气虚补中益胃齐”,补中,即补中益气汤;益胃,即升阳益胃汤。升阳散火汤、升阳益胃汤、补中益气汤,此三方为李东垣治疗火郁之效方,简称“东垣三方”。

东垣三方

升阳散火汤 升阳散火汤是治疗慢性咽炎和感觉神经障碍的效方,为阳气遏型火郁证的代表方。过食寒凉或木郁土壅,胃阳被遏,阳气不能发散,或向外郁于体表,或向上郁于咽喉。用东垣升阳散火汤,一是治疗糖尿病以四肢、胸背发热为表现的末梢感觉神经障碍,二是治疗火郁所致的慢性咽炎(似咳非咳,似痰非痰,咯声不断),诸法不效者,疗效显著。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为阳气虚型火郁证的代表方。

升阳益胃汤 升阳益胃汤介于两者之间,虚实夹杂,属阳气虚而湿热郁遏型火郁证。

“东垣三方”鉴别要点 升阳散火汤、升阳益胃汤、补中益气汤,三方均治火郁,只是脾虚之程度不同而已。升阳散火汤,脾胃气虚程度较轻,胃阳被寒凉抑遏,而成火郁,以四肢发烫(自觉发烫,扪之未必烫)为辨证要点;升阳益胃汤,脾虚程度较前方为重,脾湿胃热,以四肢发烫、苔黄厚腻为辨证要点;补中益气汤,中气下陷,以小腹坠胀、周身发热为辨证要点。如何辨识脾虚程度,临床上除一般性的脾虚症状外,常以舌体为界定依据。舌胖即是轻度脾虚;舌胖大伴明显齿痕即是中度脾虚;舌胖大齿痕加小腹下坠,即是中气下陷。

验案赏析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女,55岁。双下肢烧灼感八年,伴大腿根部刺痛,静坐时明显,惧怕穿衣,夜间不能覆被,坐立难安,常以冰袋敷于下肢。舌淡苔白,脉沉细略弦数。诊断:火郁证。证属阳气郁遏。火郁发之,予升阳散火汤:柴胡9克,升麻6克,防风9克,羌活15克,独活30克,葛根30克,生甘草9克,炙甘草9克,白芍30克,党参15克。一月后双下肢灼热减轻50%,刺痛减轻60%。继服调理愈。

慢性咽炎:患者,女,45岁。慢性咽炎病史五年,刻下:咽干、咽痒、咽灼痛、异物感,欲咳不出,干咳频频,劳累或闻异味后加重,影响工作和睡眠,伴鼻塞,口干口苦,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诊断:火郁证,火郁发之,予升阳散火汤加减:葛根30克,升麻6克,柴胡9克,羌活12克,独活15克,防风9克,西洋参6克,白芍14克,生甘草6克,炙甘草6克,桔梗15克。服 14剂后,咽部症状明显减轻,夜间安睡。

火郁:患者,女,61岁。症见咽干、咽部异物感,伴耳鸣,口苦,急躁易怒,自觉眼耳鼻出火,上半身窜痛,日脱肛2~3次。舌红苔黄厚腻底滞,脉细弦沉弱。处方:葛根30克,升麻9克,柴胡9克,羌活9克,独活15克,防风9克,淫羊藿15克,枸杞子15克,党参15克,黄芪30克,鸡血藤15克,生姜15克。28剂后咽喉异物感及眼耳鼻出火减60%,急躁易怒、口苦及上半身窜痛症减80%,调方继服。

血管炎:患者,女,46岁。四肢、腹部发热感九月,关节受凉即疼痛难忍,夜不能寐,夜重昼减。西医诊断:血管炎,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差。刻诊:气短乏力,纳差,苔厚腻,脉略滑偏弱。诊断:火郁证。证属气虚湿遏,治以益气化湿散火。处方:党参9克,炒白术15克,生甘草15克,茯苓15克,清半夏15克,白芍15克,黄连6克,泽泻15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生黄芪20克,柴胡9克,防风9克,生姜3片,大枣3枚。服6剂后,热除疼止,激素撤掉。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论“火郁”辨治  火郁  医案心得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重用黄芪治脑梗死性老年痴呆        下一篇:猴年话猴药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