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黄中通理观在出血案之运用

黄中通理观在出血案之运用

脾胃功能之健运,也即黄中通理观在机体之中建立,是疾病治疗与预防之根本前提。

《周易·坤》:“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黄”,抽象指天地之中,而具体于人,则是人体内部一切通达,黄亦中央之色。“中”即中央,何位中央?“土”在中央,故“土”不主事也。“土”居中位,因诸事物之流转都赖土,须相互依靠方能成事。“通”,即通达无滞碍是也。“理”,指人之腠理,亦皮肤孔窍。人体脾胃健运,腠理毛窍开合自如,自然内外合德,相得益彰,亦即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矣。

《素问·五脏别论》有云:“中央土,以灌四傍。”中央之“土”得居正位,当能恩泽四肢,美到极致。黄中通理,尔后方能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水火相济。

《素问·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此为对脾胃运化水谷及运化水液功能之较为系统之认识,食物入胃,化为津液,输布于其他四脏,游走于经脉之间。于阴阳五行学说中,脾胃属土,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胃主受纳水谷;脾主升清,胃主降浊;通过受纳、运化、升降,以化生气血津液而奉养周身,故称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在此基础上,后世李东垣在《东垣十书》中进一步认识到:“若胃气一虚,脾无所禀受,则四脏及经络皆病。况脾全借胃土平和,则有所受而生荣,周身四脏皆旺,十二神守职,皮毛固密,筋身柔和,九窍通利,外邪不能侮也。”

故此,脾胃功能之健运,也即黄中通理观在机体之中建立,是疾病治疗与预防之根本前提。无此一途,何谈其他?中“土”一弱,化源则无,化源受损,反之,则无力供养君相二脏。南北不相贯通,阻塞阴阳之交合,百病之所由生焉!

然而,脾胃功能之健运只能作为黄中通理观在机体中建立之缩影,而其最巧妙之处则在于能否将“通”的思维聚焦于其中,发挥其应有之功能来。且看如下二则病案:

病案一

患者卢某,女,32岁,2015年3月7日初诊。

患者因阴道持续出血2月余就诊。患者半年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月经愆期,经某三甲医院诊断为:内分泌失调;抑郁症。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未见好转,遂前来就诊。刻下症见:阴道出血量多,脸面部多发散在丘疹、出油甚,口干,心烦,失眠,二便调,舌淡,苔腻,脉细数。

西医诊断:内分泌失调;抑郁症;痤疮。

中医诊断:崩漏;粉刺。

病因病机:气不摄血,肝气不舒。

治疗原则:补气养血,疏肝解郁。

处方:黄芪30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干姜9克,生姜3克,大枣10克,炙甘草6克,赤芍10克,红花6克,生地2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连翘20克,丹参10克,当归10克,桃仁10克,5 剂,水煎服,日1剂。嘱其摄情志,调饮食。

二诊:阴道出血量较上次更甚,脸色苍白,四肢无力,失眠未见好转,丘疹好转,心烦偶有,口干,二便调,舌淡苔腻,脉细。治疗:在原方基础上去当归、桃仁、红花,茯苓增至20克,余不变。5剂,水煎服,日1剂。

三诊:阴道未见出血,脸色苍白,失眠未见好转,丘疹好转,口干不再,心烦偶有,二便调,舌淡苔腻,脉细。治疗:在原方基础上去黄芪,加丹参10克,皂角刺10克,当归10克,法半夏6克,余不变。10剂,水煎服,日1剂。

四诊:阴道未见出血,脸色稍红润,失眠不再,丘疹好转,心烦不再,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脉细。治疗:按原方案不变,10剂,水煎服,日1剂。

随诊,月经正常,丘疹消失,未见复发。

病案二

患者徐某,男,12岁,2014年12月10日初诊。

患者因反复鼻出血3年余就诊。患者诉每月均会有鼻出血,次数不等,出血量在10~15毫升左右,曾于当地卫生院治疗,用药具体不详,未见好转,遂前来就诊。刻下症见:畏寒,头晕,乏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二便调,舌淡,苔白滑,脉细。既往无特殊。

西医诊断:鼻出血 。

中医诊断:鼻衄。

病因病机:气不摄血。

治疗原则:补气养血。

处方:黄芪30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大枣 12克,生姜12克, 炙甘草9克,白术9克,茯苓12克,陈皮9克,法半夏6克,15 剂,水煎服,日1剂。嘱其忌生冷,调情志。

二诊:服药期间未见出血,畏寒,头晕,乏力,二便调,舌淡,苔白,脉细。治疗:在原方基础上,加附片15克, 干姜15克,其余用药不变。30剂,水煎服,日1剂。

三诊:服药期间仍未见出血,畏寒、头晕、乏力好转,二便调,舌红,苔白,脉细。守方治疗。30剂,水煎服,日1剂。

随诊,鼻出血未再复发。

按:上述出血两案,虽其出血部位不同,表现形式各异,然其最核心之机理确是一致的,即气不摄血,导致血之妄行。一者,阴道出血不止;一者,鼻腔出血不止。但是在治疗上均选用黄芪建中汤为其基本方,而达到治疗之目的,这其中之缘由系为中焦脾胃之功能异常所致耳。脾主统血,脾功能失常后,即会出现血妄行之可能,血一旦妄行,因人之各异,则其表现形式亦迥然不同,亦如上述两案耳。既已知出血之由为脾不统血所致,其治疗就已明了。仲景先师在《伤寒论》中明确告知吾侪,“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理,故而运用即可成竹在胸。

既知“随证治之”之理,遣方用药何以成就其功,却未可而知。广西中医药大学刘力红教授曾如是说:“现在我在临床的时候,会感觉到不慌不忙,按次第去用,哪个该先,哪个该后,上面不通,宣导上面,中路不通,去拨通中间,然后慢慢地拿下,一个一个的吃掉,也就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可见,次第在把握疾病之治疗上尤为重要,那出血证之次第在何处?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血之所以运行在脉中,赖脾之统摄,脾气健运,则即可恢复其行脉中,故治出血之次第在补脾气,在中焦治疗上用功。黄芪建中汤即可当此之责,黄芪补气行气,桂枝配甘草,辛甘化阳,温中焦而补脾虚;白芍配甘草,酸甘化阴,柔肝益胃;生姜温脾胃之阳。诸药合用,达补脾健脾之用,中焦健运,出血一证亦解。未通,以通为要;中通,通和兼施;既通,以和为用,最终从根本上治愈疾病。如此,方可收益。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黄中通理  出血案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运用运气理论治久嗽顽痰案        下一篇:荆防柴苓汤治左耳瘙痒案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