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外感与内伤分类不能完全体现咳嗽的特点

外感与内伤分类不能完全体现咳嗽的特点

《中医内科学》中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进行辨治,这种分类不能完全体现咳嗽的外感与内伤因素特点。初病就是外感咳嗽、久病就是内伤咳嗽,这种认识具有片面性。

中医内科学》中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进行辨治,外感咳嗽分为风寒、风热、秋燥;内伤咳嗽分为痰湿、痰热、肺阴不足、肝火犯肺等。笔者认为这种分类具有局限性。

这种分类不能完全体现咳嗽的外感与内伤因素特点。初病就是外感咳嗽、久病就是内伤咳嗽,这种认识具有片面性。

因为临床上,咳嗽的外感和内伤因素还具有如下特点:

久咳也可以属于外感 一般认为,久咳多由表及里,病位逐渐入里,演变成内伤咳嗽,甚至出现“久病及肾”“久病入络”。但是临床上确实存在一些咳嗽,病程日久,但病位还在肺系,就是说,病位轻浅的咳嗽也可以迁延数年。有好多患者咳嗽好几年,查胸部CT、肺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均正常,用滋阴润燥等法治疗效不佳,后用疏风解表兼清里热的方法获效。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过程中提出了“风咳”,这种类型的咳嗽如果治疗不当往往咳嗽数年不见缓解。还有一种余邪未尽的咳嗽,只要余邪未除,咳嗽就不易缓解。总之,久咳虽然病程较长,但只要没有传遍,没有损伤肺阴,没有痰热内蕴,用解表之法可取效,那么就还属于外感咳嗽。

初病就是内伤 我们印象中,咳嗽初期都属于外感咳嗽,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后发现,初发的咳嗽也有内伤咳嗽,譬如肺纤维化、肺癌,这些疾病初期的咳嗽往往不是感受六淫之邪所诱发,而是体内病变发展到一定阶段阻碍了肺的宣降功能所引起。这种类型的咳嗽没有外感因素。

按照外感、内伤分类咳嗽忽视了外感病的演变过程规律,从而割裂了外感与内伤的联系。

外感病的演变过程应该是由表向里传遍的过程,这种过程具有一定复杂性,而《中医内科学》忽略了这种复杂性,直接把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给人的感觉是外感病不存在内伤,而内伤咳嗽没有外感因素。其实外感病演变的复杂性表现在临床中外感与内伤常常同时存在。

外感咳嗽初期即伴有不同程度的内伤 如风寒外受,患者出现了恶寒、流涕、鼻塞、咳嗽、咳清稀痰液,这时外感为主,但伴有肺气的轻度损伤;如果病情继续进展出现流涕、鼻塞、咳嗽、咳黄痰,这是表寒里热证,属于表里同病。有了里热,也就有了内伤,但表证仍在。

慢性咳嗽的发作期存在外感 外感病迁延不愈,内伤逐渐加重,但外感因素是否完全消除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内伤咳嗽具有缓解期和发作期,其病情的发作期往往伴有外感因素的诱发,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等。

稳定期的咳嗽也具有外感因素 对于内伤咳嗽的稳定期以前认为没有外感因素,但笔者临床观察,内伤咳嗽的稳定期并不是一成不变,它是一种动态的稳定,存在着一定的波动,这种波动过程中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外感因素。也正是由于这种程度较轻微的外感因素导致了稳定期的动态波动,所以说稳定期的病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缓慢地逐渐地加重。稳定期的咳嗽也具有外感因素。正是由于存在外感因素,所以内伤咳嗽的稳定期不是一条水平线,而是一条波动的逐渐下降的曲线。

外感与内伤咳嗽之间有一个表里同病期 外邪在由外向里传变的时候存在一个表里证期,包括表重里轻、表里俱病、表轻里重三个阶段。至于外邪在某个具体阶段停留多久,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目前依照笔者临床观察,咳嗽在表里同病的时期较单纯的表证和里证期长,也更多见。

因此,《中医内科学》中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进行辨治,这种分类不适合于咳嗽的辨证论治。由于把咳嗽分为外感与内伤,在辨治的过程中,医者常常不能全面地分析矛盾,易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有全面地分析外感咳嗽的演变规律,才能制定出合乎临床的有效诊疗方案。

治疗咳嗽从表里同病着手,按照外感、内伤的孰轻孰重进行辨证用药比较符合咳嗽的病机规律。重视表里同病,重视解表清里。

如何辨治咳嗽?笔者认为,治疗咳嗽从表里同病着手,按照外感、内伤的孰轻孰重进行辨证用药比较符合咳嗽的病机规律。有些内伤咳嗽即使无明确的外感因素,也可以适当使用解表药物,因为解表药物可以条畅表里气机、宣肃肺气。总之,应重视表里同病,重视解表清里。

姜某,男,1927年7月出生。2013年5月6日就诊,主诉:反复咳嗽、咳痰30年。患者既往有慢性咳嗽史,近5年来多次在外院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住院治疗,平素吸入舒利迭500μg,2次/日。半年来患者间断发热,体温最高37.5℃,多在下午和晚上出现,可自行缓解。伴有咳嗽,咳白痰,量多,气短,活动后为著。饮食可,夜休可,二便通畅。舌红有剥脱,苔薄黄,脉弦滑。既往有患者有糖尿病、冠心病史。过敏史:无。体格检查:血压:130/80mmHg,桶状胸,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1次/分,律齐。

西医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断:肺胀(痰热郁肺)。治法:清化痰热,用清金化痰汤化裁。处方:枳壳10克,桔梗10克,法半夏9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浙贝母15克,桑白皮15克,黄芩10克,炒麦芽30克,杏仁10克,款冬花10克,冬瓜仁15克,生甘草6克,炒白术10克, 炒山药15克,苏叶10克,防风10克,6剂,水煎服,每日1次,分早晚服。

二诊(2013年5月13日):服上药后,咳嗽、气短均减轻,痰量减少,夜间汗出减少。发热次数减少,咳白痰,饮食可,二便通畅。舌红苔薄黄,脉滑有力。继续清化痰热,上方加佩兰10克。6剂,水煎服,每日1次,分早晚服。

三诊(2013年5月20日):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均减轻过半,发热缓解。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滑略数。继以清化痰热为法,清金化痰汤加白术10克,丹参12克,防风10克,苏叶10克,苏子10克。

按:这是一例慢性咳嗽的老年患者,此次咳嗽、气短加重病史达半年,伴有发热。考虑属于痰热内郁所致,宜清化痰热,选用枳桔二陈汤健脾化痰、培土生金以固肺脾之本,“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选用浙贝母、黄芩、桑白皮、冬瓜仁清泻肺热;防风、苏叶一对风药,既可以疏通表里气机,外散寒邪、透达气机,又可以化湿和胃,防止苦寒药物伤及脾胃阳气助湿浊;杏仁、款冬花止咳化痰。苦寒清热去痰热,辛温解表畅气机,符合“补泻勿失其度”的明训。(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中医内科学  咳嗽  外感咳嗽  内伤咳嗽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黄连茯苓汤治两则湿疹病案        下一篇:系统性硬化病辨治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