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饮
甘露饮--《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枇杷叶(刷去毛)、干熟地黄(去土)、天门冬(去心.焙)、枳壳(去瓤.麸炒)、山茵陈(去梗)、生干地黄、麦门冬(去心.焙)、石斛(去芦)、甘草(炙)、黄芩,各等分。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小儿胃中客热,牙宣口气,齿龈肿烂,时出脓血,目睑垂重,常欲合闭,或即饥烦,不欲饮食,及赤目肿痛,不任凉药,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疮疹已发、未发,皆可服之。又疗脾胃受湿,瘀热在里,或醉饱房劳,湿热相搏,致生疸病,身面皆黄,肢体微肿,胸满气短,大便不调,小便黄涩,或时身热,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小儿一服分两服,仍量岁数,加减与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甘露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别名】甘露饮子(《阎氏小儿方论》)。
【处方】枇杷叶(刷去毛)、干熟地黄(去土)、天门冬(去心,焙)、枳壳(去瓤,麸炒)、山茵陈(去梗)、生干地黄、麦门冬(去心,焙)、石斛(去芦)、甘草(炙)、黄芩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清热养阴,行气利湿。治胃中客热,牙宜口臭,齿龈肿烂,时出脓血;目睑垂重,常欲合闭;或饥饿心烦,不欲饮食;目赤肿痛,不任凉药;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疮疹已发未发;脾胃受湿,瘀热在里,或醉饱房劳,湿热相搏,致生黄疽,身面皆黄,肢体微肿,胸闷气短,大便不调,小便黄涩,或时身热。现用于口腔炎、咽炎、齿龈肿痛,慢性扁桃体炎属阴虚而有湿热者;亦用于眼科工业性眼灼伤、角膜实质炎。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O毫升,去滓,食后临卧时温服。小儿一服分两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甘露饮--《伤寒心要》
【处方】茯苓、泽泻、甘草、石膏、寒水石各60克,白术、桂枝、猪苓各15克,滑石120克。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汗后,烦渴不止;伏暑大渴。
【用法用量】每服9克,汤调或新汲水调服,姜汤尤妙。
【摘录】《伤寒心要》
甘露饮--《医学传灯》卷下
【处方】天冬、麦冬、生地、熟地、茵陈、枇杷叶、黄芩、苡仁、石斛、甘草、山栀(一方无茵陈、山栀,用枳壳)。
【功能主治】三消。
【摘录】《医学传灯》卷下
甘露饮--《伤寒大白》卷一
【处方】知母、麦冬、连翘、薄荷、桔梗、黄芩、玄参、滑石、石膏、甘草。
【功能主治】三阳热毒上冲之咽喉痛。
【摘录】《伤寒大白》卷一
甘露饮--《普济方》卷二九九引《如宜方》
【处方】枇杷叶、石斛、甘草(炙)、生地黄、黄芩、麦门冬(去心)各等分。
【功能主治】口舌生疮,牙宣心热。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食后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九引《如宜方》
甘露饮--《得效》卷十一
【处方】寒水石、石膏、郁金、甘草、薄荷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潮热乍来乍去,心烦面赤,口干如疟状。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后薄荷汤调下。
【摘录】《得效》卷十一
甘露饮--《普济方》卷三九五
【处方】石膏1两,寒水石1两,甘草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伏热吐泻,兼中暑昏迷,烦渴不止,心燥体热,头疼及伤风体热,烦渴嗞煎。
【用法用量】3岁半钱,灯心汤调下,暑热,冷水调下。
【注意】立夏后、立秋前宜用,余月不可。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五
甘露饮--《医学摘粹》
【处方】生地3钱,熟地3钱,天冬3钱,麦冬3钱,石斛3钱,甘草2钱,枳壳2钱,枇杷叶3钱。
【功能主治】口糜龈烂出血;食亦,善食而瘦。
【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甘露饮 小儿胃中客热 齿龈肿烂 口舌生疮 咽喉肿痛 甘露饮子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