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信息 --> 中医书籍 --> 济阴纲目 --> 《济阴纲目》产后门(上) 血晕

《济阴纲目》产后门(上) 血晕

大全云:产后血晕者,由败血流入肝经,以致眼黑头旋,不能起坐,甚至昏闷,不省人事,谓之血晕,以细酒调黑神散最佳,若作暗风中风治之,误矣。血热乘虚逆上凑心,以致昏迷不省,气闭欲绝者,服童便最妙。

[厥逆附]

大全云:产后血晕者,由败血流入肝经,以致眼黑头旋,不能起坐,甚至昏闷,不省人事,谓之血晕,以细酒调黑神散最佳,若作暗风中风治之,误矣。血热乘虚逆上凑心,以致昏迷不省,气闭欲绝者,服童便最妙。(一条缺用心使力过多作晕治法大都以清心凉血补益为主,如后保命集方用童便,或麦门乌梅之类皆可,而薛氏用补中益气者为劳力也,若用心则朱砂安神丸亦妙,或疑内有黄连于产后不宜则存乎用者) 然其由有三,有用心使力过多而晕者,有下血过多而晕者,有下血少而晕者,其晕虽同,治之则异,当审详之。下血多而晕者,昏而烦乱而已,当以补血清心药。下血少而晕者,乃恶露不下,上抢于心,心下满急,神昏口噤,绝不知人,当以破血行血药。古法云:产妇分娩讫,预将秤锤或黄石子,硬炭烧令通赤,置器中,急于床前以醋沃之,得醋气可除血晕,产后一月内,时作为妙。(醋解法收其神水解法清其热烧干漆者散其血迷于上也俱妙)

崔氏云:凡晕者,皆是虚热,血气奔送,腹中空虚所致。欲分娩者,第一须先取酽醋,以涂口鼻,仍罝醋于傍,使闻其气,兼细细饮之,此为上法。如觉晕,即以醋噀面,苏来即饮醋,仍少与解之。(一云:仍少与水解之) 一法烧干漆,令烟浓熏产母面,即醒。(如无干漆,取旧漆器火烧烟熏,亦妙)

郭稽中曰:产后血晕者何? 答曰:“产后气血暴虚,未得安静,血随气上,迷乱心神,故跟前生花,极甚者,令人闷绝不知人,口噤神昏气冷,医者不识,呼为暗风,若作此治,证必难愈,但服清魂散即省”

薛氏曰:产后元气亏损,恶露乘虚上攻,眼花头晕,或心下满闷,神昏口噤,或痰壅盛者,急用失笑散主之。若血下多而晕,或神昏烦乱者,大剂芎归汤补之,或芸苔子散,或童子小便,有痰加二陈汤。若因劳心力而致者,宜补中益气汤加香附。若因气血虚极,不省人事,用清魂散,惟以芎归汤,及大补气血之剂。凡产可用醋漆器熏,或用半夏末,冷水和丸,入鼻孔中,并无前患。丹溪先生云:,血晕因气血俱虚,痰火泛上,宜以二陈导痰,或加减朱砂安神丸,以麦门冬汤下亦可。大凡产后口眼喎斜等证,当大补气血为主,而兼以治痰。若脾胃虚而不能固者,用六君子汤,至五个月,当服安胎饮,至八九个月,再加大腹皮黄杨脑,如临产时,更宜服保生无忧散,自无前患。(保生无忧散见前临月东胎方上)

【验案】

家人妇产后,小腹作痛,忽牙关紧急,灌以失笑散,良久而苏,又用四物加炮姜白朮陈皮而愈。一产妇因产饮酒,恶露甚多,患血晕,口出酒气,此血得酒热而妄行,虚而作晕也以佛手散加干葛二钱,一剂而痊,酒性慓悍,入月及产后不宜饮,恐致前证,产室人众喧嚷气热,亦致此证。(产妇不宜饮酒)

奉化陆严治新昌徐氏妇病,产后暴死,但胸膈微热,陆诊之曰:“此血闷也”。用红花数十斤,以大锅煮之,侯汤沸,以木桶盛之,将病者寝其上熏之,汤气微,复加之,有顷,妇人指动,半日遂苏,此与许胤宗治王太后之意同。

仲景云: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所以大便坚,呕不能食也,小柴胡汤主之。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大承气汤主之。今按郁冒,即晕也。观此则产后血晕,有汗下和解三法,当分表里虚实,精而别之。

【方剂】

【清魂散】产后血晕者,气血暴虚,未得安静,血随气上,迷乱心

|<< << < 1 2 3 > >> >>|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济阴纲目  产后血晕  血热乘虚  昏迷不省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济阴纲目》产后门(上) 胞衣不下        下一篇:《济阴纲目》产后门(上) 恶露不下

>> 返回济阴纲目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