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中医药事业阔步前行
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来自中医药行业的代表委员畅谈近五年来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备感精神振奋。
坚实的步伐:铺设基层网络,构建服务平台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温建民委员,5年中写了30多个提案,一半以上是关于中医药发展的。从乡村中医药投入,到推动基层中医药发展,“都是呼吁解决实际问题”。目前看,很多问题已经得到重视和解决,“各级政府在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投入很大”。
他的同事,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杨金生委员则有更多感性认识。他每年都要下基层调研,足迹遍及十几个省市,亲眼目睹了基层中医医院的变化。“从办公环境、医疗设备,到人员素质,确实明显提高”。
杨金生总结,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改善,表现在四个方面:县级中医医院实力增强,城镇中医诊所、民营中医医院数量增多,以中医技术为主的养生保健机构增多,综合医院中医特色科室从许多被撤消到全面恢复发展。他认为,不同层次中医服务的开展,使中医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和挖掘传承。
他举例说,过去中医保健养生服务常不受重视,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其纳入职业技术培训和鉴定,通过政策引导,促使其走向规范化和合法化。这有力拓展了中医服务平台,打牢了中医服务网底。
随着《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各地中医药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掀起新一轮高潮,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吕爱平委员感慨地说,现在,中医药的地位提高了,资金投入加大了,社会影响力增强了。
跨越的步伐:“六位一体”布局,中医走向世界
中医药“六位一体(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工作布局和国际化战略的提出,对于整合资源、协同发展,推动行业跨越式增长,具有划时代意义。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曹洪欣委员表示,在“六位一体”战略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提高临床救治能力,因为,中医首先是一门医学科学。在“十一五”时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抓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机遇,加强中医临床基地建设,发展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基层中医医院,推动了中医药临床医疗服务能力的普遍提高,发挥了“简便廉验”特色和优势。
而通过推进科技与临床的有机融合,使中医药在肿瘤、艾滋病、甲流等急危重病以及慢性病防治中发挥了突出作用。还采取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开展“治未病”研究和服务,构建中医药预防保健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做出新的探索和贡献。在中医药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学位教育与师承教育相得益彰,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第四批师承教育工作,中国中医科学院积极探索传承博士后培养模式,还有中医特色全科医师培训项目,满足不同层次人才需求。中医药对外交流从过去单纯的优势互补,转向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中医、中西医国际联合攻关,真正进入到实质性研究合作阶段。在中药产业发展中,产生了一批示范性、高水平、大规模的中药企业,能够与国际接轨,推动了中医药国际化步伐。
去年,屠呦呦获得美国拉斯克奖,王振义和陈竺获美国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以及针灸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草纲目》、《黄帝内经》列为世界记忆名录,无不预示着国际社会对中医药价值的高度认可,代表委员表示这意味着中医药走向世界方面日益迈出坚实的步伐。
天士力集团董事长闫希军代表在推动中药国际化方面不遗余力。他特别强调要通过技术创新,打通国际化通道。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作为中药国际化先锋,在美国即将进入三期临床研究。“技术创新,机理阐明,药品研究和生产更加规范,走向数字化、标准化,也就是走向国际化”。“天士力的实践,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医药加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五年中医药事业阔步前行 五年中医药事业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创新中药产业发展须政策扶持 下一篇: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今年医改重点工作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29日快讯
- 冬季养生两款药膳
- 三盘落地势导引法:增强免疫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29日快讯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