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信息 --> 中医新闻 --> 中医文化建设需要张扬个性

中医文化建设需要张扬个性

中医文化建设亦是如此,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就应追求个性化发展,求同存异办好自身的特色。

明星怕撞脸,穿衣搭配怕撞衫,标新立异的东西总能吸引他人的眼球。中医文化建设亦是如此,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就应追求个性化发展,求同存异办好自身的特色。

盘点中医文化建设报道,有很多眼前一亮的创新举措:北京市在大力打造“文化之都”的过程中,按照规划,中医药博物馆与故宫等景区将在一条旅游线路上;甘肃省编排中医药文化剧目《皇甫谧》和地方剧《医祖岐伯》;百集中医动画系列片《葫芦响叮当》正在进展中;湖北省将建设中医药“三堂一室”作为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主要载体和创新品牌……这些中医药文化建设亮点汲取了中医药几千年的精华营养,围绕“中”字做文章,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避免中医药文化建设“同质化”或“普及”样本,中医药文化建设应注重内涵建设,可在群众中征集意见和创意,使中医药文化建设“锦上添花”,更加有张力地凸显。笔者认为,张扬中医药文化建设个性化,可结合以下5个特点:

结合民族特点。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医药传承也有较长的历史,其中藏医藏药、彝族医药、苗医苗药等都有较长的历史沉淀,中医文化在地方发展时,请不要丢弃了这些民族医药的传承和发展。

结合地域文化。各地中医医院的地域特色不同,历史沉淀、中医学术渊源、文化背景各有千秋,如果能在这些方面加以挖潜,就能形成鲜明的文化特点。

结合旅游景观。可开辟种植芍药、金银花、牡丹花等亦药亦观赏的植物,结合当地的旅游景观,开发旅游线路,增加农民收入,多一些这样一举两得的惠民之举。我院在谷城县石门村启动了“襄阳中医林”扶贫建设项目。去年建成了50亩的“金银花基地”,今年又将投资12万元建设60亩3500棵的“桂花树基地”,以改善民生。

结合宣传造势。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力度。应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渗透中医药知识,提高了中医药文化与大众的亲和力。

结合信息助力。中医药文化建设也要搭上信息化的“快车”,在医院内部网络上搭建平台,为患者和员工提供中医药文化常识,规范礼仪和诊疗行为等,从而培养其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我院借助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医文化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医护移动工作站、后台营运管理、自动物流等信息化系统科学、规范、高效地传递中医文化。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中医文化建设  中医文化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李斌:让中医药在医改中起到更大作用        下一篇: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今年医改重点工作

>> 返回中医新闻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