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分泌、代谢、营养和肾脏疾病 --> 肾功能衰竭 --> 肾功能衰竭预防 --> 慢性肾炎患者怎样才能避免进入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炎患者怎样才能避免进入慢性肾衰竭?

如何避免进入慢性肾衰竭阶段,成为许多慢性肾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担忧的问题。

慢性肾衰竭是由各种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肾脏其他功能障碍, 及由此产生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 病情呈不可逆进展, 最终导致终末期肾病。

当进展到慢性肾衰竭时,不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高额的治疗费用,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因此,如何避免进入慢性肾衰竭阶段,成为许多慢性肾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担忧的问题。

1.优质低蛋白饮食

肾脏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最重要器官之一。蛋白尿不仅是肾小球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 其本身更是引起慢性肾脏病变持续进展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长期大量蛋白尿经肾小球滤过,会加重肾脏负担,加速肾小球的损伤。另外,持续蛋白尿的存在还可以引起肾小管间质的损伤。

因此,慢性肾炎患者采取优质低蛋白饮食可发挥延缓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作用,从而保护肾脏。

2.积极控制血压

慢性肾炎患者合并高血压临床较为常见,并且随着肾功能的恶化,高血压的发生率越来越高。高血压发病率随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升高的机制主要包括容量增加、交感神经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血管顺应性改变或血管壁钙化、肾血管疾病(包括大血管和小血管), 以及一些内生物质如尿酸、半胱氨酸、前列腺素和内皮素等在体内的变化。

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降压治疗,高血压状态持续时间过长,就会进一步加重蛋白尿,使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

因此,慢性肾炎患者积极控制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通过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肾小球进展速率。

第二,特定的抗高血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Ⅱ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能够降低蛋白尿,从而降低肾脏的进展速率。

第三,降压药(如AECI和ARB)具有心血管保护功能,这对慢性肾炎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也表现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

3.规律作息,适度运动

适量运动对肾脏有良好的影响,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减少脂质在肾脏的沉积,促进血液循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进展,减少血栓形成,从而改善肾功能、减少尿蛋白。但过度运动可导致急性肾脏损害。

过度运动时,血液向肌肉、心脏及肺脏的分配增加,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血压升高,引起儿茶酚胺等活性物质浓度升高导致肾血管收缩,使肾血流量下降,形成“运动性肾缺血”,虽然剧烈运动导致的肾损害一般都是一过性的,但对于已经有肾脏损害的患者来说,应该避免这种损害。因此推荐缓和、循序渐进的运动。

运动种类一般选择简单易行的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体操、瑜伽等,运动时间一般控制在30分钟至60分钟,运动强度因人而异,一般为中等强度的运动,一般达到全身发热、微微出汗,但无心悸、疲劳感。

4.避免感染

IgA肾病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其特征是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Ig A肾病发病与黏膜免疫有着密切关联, 多数情况下, 在IgA肾病发病之前或发病时通常伴有呼吸道黏膜或胃肠道黏膜等的感染表现, 同时可见镜下或肉眼血尿。因此,当IgA肾病患者不慎得了上呼吸道感染或者肠道感染腹泻时,常常引起蛋白尿增多,肾功能损伤加重。

还需要说明的是,肾脏穿刺是确诊慢性肾炎病理类型最主要诊断。如果肾脏穿刺病理显示缺血硬化性肾小球、肾小管间质损伤、新月体形成等,往往这些结果提示肾脏病理损伤较重,预后较差,而且也增加治疗难度。

慢性肾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需要医生的诊治,还需要患者自己提高对疾病的认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这一点也很重要。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慢性肾炎  慢性肾衰竭  控制血压  低蛋白饮食  适度运动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肾病及肾功能衰竭的预防方法        下一篇:

>> 返回肾功能衰竭预防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