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药知识问答 --> 中医伤科知识问答 --> 伤科外治手法作用与原则

伤科外治手法作用与原则

伤科外治手法的临床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对于骨折、脱位爰肌腱精脱非手法接复不能奏效。如果投有手法整复,虽有灵丹妙药,也无济于事。对于某些损伤除用药治疗外,也必需用手法辅助,不然很难彻底根治。

伤科外治手法的临床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对于骨折、脱位爰肌腱精脱非手法接复不能奏效。如果投有手法整复,虽有灵丹妙药,也无济于事。对于某些损伤除用药治疗外,也必需用手法辅助,不然很难彻底根治。如筋腱强直、屈伸翻转不利,光靠药物是很难治愈的,只有配合手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手法是治疗损伤的首要条件。

外治手法的作用,可分以下几点:1、行气活血,消肿止痛,舒筋恬络。损伤于外必伤其内,若伤及脉培,脉络破裂,血离经脉之道而积蓄成瘀,或积乎筋肌之间,或聚千关节骨缝之中,必引起肌肉筋酥拘挛,出现肿痛。在施行手法讨,以行气括血为主。气血流畅则痛自止。若脉络损伤形成血癌气滞,初期不宜在局部施行手法,可缓解血脉、筋肉痉挛,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无阻,达到消肿止痛,舒筋恬络的目的。2、整复移位。由于损伤面致关节脱位、骨折穆位、肌艟滑脱、椎间盘突出,施行手法可使脱位之关节复位,移位之骨折复旧接续,可使措脱之肌腱还位,突出之髓核还纳。3、宣通做结,刺高粘连。筋骨肌肉损伤,脉络破损,血溢于脉络周围,形成帆撬气滞,脉络受阻,日久粘连硬结,根据病变情况,选用适当的手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滞以散郁结之肿,剥离粘连,经络疏通,气血运行,其息可愈。

外治手法的使用原则:使用手法前,首先要详细进行临床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全面而准确地掌握病情变化。因损伤有轻有重,伤及组织有皮肉脉筋骨之分,解剖位置各有不同,所以在运用手法时要辨证施治。手法使用的轻重、巧拙也直接影响损伤曲恢复。手法要正确,运用要得当,治疗要及尉。在临床时,确属外治手法的适应症,要遵循早:稳,准,巧这些原则,方能收到好的效果。兹将使用年法时应掌握的儿项原威特涟如下:

1、使用手法前要做好各种必要的检查和追阐受伤过程。既要了解患者局部损伤情况,又要了解整十枧体情况,作出明确的诊断。如有骨折,要了解骨折类型和移位方向,同时还要注意患者年龄,以往健康情况,有无其佗病变,伤后有无全身症状,特别是昏厥。经过练台分析,如果符合外治手法的,才能使用平洼。

2、对病情有了全面了解后,应根据损伤情攫,制定施行手法方案,确定是否配合助手。术者、患者,助手如何协作,必须要统筹安排,周密考虑,才就做到心中有数,沉着,从事,操作稳准,争取一次成功,同时也要事先考虑到患者可能发生的问题,以防施法之中措手不急。

3、使用手法前还要准备好施法过程中所需要的一切物品。如教料、敷用药越、夹板,绷带等,应一一备齐,方能动手。

4、在使甩手法时,术者、患者,助手三者应密切台作,严格按方案进行。手法要稳、准、敏捷,用力均匀,动作连贯,并要“外柔内刚”,力量使用得当。切忌强力、暴力,蛮干。如对骨折或脱位进行整复时,两助手要缓缓用力拔仲,逐渐增枷,直至大力相对拔伸,持续3-5分钟,术者要掌握时机,观察骨折断端或关节已滔动时,方徙用力施法,使患者不知其苦,骨折复续,脱位还纳。若用力过猛,或手法过重,均能增加骨折或脱使周围皮由骨筋曲损伤,甚至造成再损伤而致患者昏撅,若用力过轻则复值不成,反复操作也增加局部损伤,加重患者痛苦。

5、使用手法时,术者、患者、助手三者密切台作,思想要集中,明确每个手法的要求和目的。态度应从容不迫,沉着应变,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对老年体弱、病情严重、妊娠期患者,对局部有接触传染性皮肤病,感望患者,以及类风湿或恶性肿瘤患者,应慎甩或息屠理筋手法。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伤科外治手法作用与原则  伤科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骨折后的现场急救        下一篇:骨折后最佳整复时间

>> 返回中医伤科知识问答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