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保健 --> 中医养生 --> 情志养生 --> 好情绪 肺健康

好情绪 肺健康

一个人的情绪好坏直接影响这身体健康,心情通畅身体健康,无病患之忧;反之,心情不佳则健康会出现危险。那么引起伤肺的情绪有哪些呢?应该如何化解呢?下面就向大家一一介绍。

一个人的情绪好坏直接影响这身体健康,心情通畅身体健康,无病患之忧;反之,心情不佳则健康会出现危险。那么引起伤肺的情绪有哪些呢?应该如何化解呢?下面就向大家一一介绍。

情绪伤肺三元凶

一是忧。中医认为,忧为肺之志。忧,即忧愁,也就是忧思不尽、沉闷不乐,一副杞人忧天的表现。忧愁不解引起情志郁闷,精神不振,必然导致肺气不利而发生病变。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在志为忧,忧伤肺。”忧能导致肺气闭塞,故常有胸隔满闷、长吁短叹,乃至咳咯脓血、音低气微等症。正如(灵枢·本神)篇所说“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又说:“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抑息。”这都说明忧愁太过会影响气机不利,亦即是忧则气郁的一种病理表现。

二是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悲伤肺。”悲,是伤感而哀痛的一种情志表现,当人有隐忧或痛苦非常之悲时,往往通过暗耗肺气而涉及到心、肝以及心包络等多脏器的病变。如悲哀太甚,引起肺气耗损,可见吁叹饮泣、意志消沉、委靡不振等症状。因为悲则气滞,故宜以喜来缓和。

三是生气。忧、悲可以伤肺,生气亦可以伤肺。最新研究成果显示,随着人年龄增长,肺功能会出现正常衰退现象,但生气和敌对情绪会加速肺功能衰退。这项研究历时8年,共对670名男性展开追踪调查,受调查者年龄从45~86岁不等。研究人员引入一套计分体系来衡量每位受调查者的生气等级,在调查期间总共对他们进行3次肺功能测量。结果发现,如果受调查者研究开始时生气等级较高的话,研究结束时其肺功能会较弱。

有研究发现消极情绪与肺功能衰退有关并会加速老人肺功能衰退。此外,生气、敌对情绪和压抑还会引起心脏病、哮喘等疾病。所以,经常保持平和的心态,心胸宽阔,豁达大度,对肺的健康意义很大。

以食清肺

悲伤或忧虑过度会使肺气受损,肺脏虚弱,而出现咳嗽、气喘等症。反过来,肺气虚弱时,人对外界刺激的耐受度会降低,容易产生悲观、自卑、心理负担过重等不良情绪。

长期肺气虚弱的人,因血液循环不足,使皮肤黯黑无光泽。而肺气过盛时,皮肤容易发红、怕热,容易过敏,人又容易走向另一极端,自负。

肺部是最容易积存毒素的器官之一,每天的呼吸将约8000升的空气送入肺中,空气中飘着的细菌、病毒、粉尘等有害物质也随之进入肺脏。所以,要经常在空气清新的地方或雨后练习深呼吸,然后主动咳嗽几声,帮助肺脏排毒。

不妨多吃些黑木耳,黑木耳有较强吸附力的植物胶质,可以清肺、清洁血液,有效地清除体内污染物。大米兼得先天坎水之气与后天坤土之气,把它熬咸米粥,最上层的米汤,最具有兑泽之性,最补属于兑卦的肺,肺气虚者,常喝此,能快速补充肺气,是以古代医家常说:“浓米汤可代替参汤。”

以歌宣肺

欢歌笑语不仅是治疗百病的“良药”,也是促进体内器官年轻的“灵丹”,对肺尤其有益。唱歌时,胸肌伸展,胸廓扩张,肺活量增加,可促进肺内气体的交换,从而消除疲劳、解除抑郁、祛掉烦恼,有助于恢复体力与精力。

唱歌时的呼吸方法便是腹式呼吸法,腹部的肌肉得到充分利用,促进新陈代谢,同时也可锻炼腹部的肌肉。另外,使用腹式呼吸法的时候,横膈膜的活动可以调节空气的吸入和呼出量,肺容量增加,脂肪分解时所需的氧气便能充分地被吸收,有助脂肪的燃烧。另外,唱歌时利用腹式呼吸法锻炼腹肌,亦可以刺激大肠的蠕动。同时,唱歌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道理,就是我们在唱歌的时候,会呼吸加快,有节奏地呼吸,这是歌曲的节拍决定的。中医认为”肺朝百脉”,就是说经脉的运行,最终都要到肺里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诊脉,会诊在手腕部的肺经的位置,因为在这里可以了解全身气血的情况。

难经》说:“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我们的老祖宗早就用肺的呼吸来判定经络之气的运行,而不是用心跳。经络就是组织液流动的一种通道,肺的呼吸,是推动组织液流动的动力,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加速经络之气的运行,需要从肺这方面多考虑一下。其实,这都是人的本能的反应,通过肺的呼吸加速,增加气血运行,多吸入清阳之气,增加正气恢复的机会。这就是唱歌养肺的道理。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好情绪肺健康  情绪好肺健康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高温天气防情绪“中暑”        下一篇:秋季菊花养生佳品

>> 返回情志养生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