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性学著作之《素女经》
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本性学著作。此书据后人考证,可能是在战国至两汉之间完成,并在魏晋六朝民间流传修改的。书名最早出现在晋朝葛洪所著的《抱朴子内篇.遐览》中,作者不详。此书原已失传,但后来发现日本人丹波康赖于982年编成的《医心方》一书中曾收集此书,现在人们所见到的《素女经》就是《医心方》所收集而经清代人叶德辉辑入《双梅景暗丛书》。
素女是中国古代文献中一再记载的一位性爱女神,是传世的房中术著作中经常称引的人物。传说她在公元前21世纪的远古黄帝神话时代就经常和黄帝讨论男女性交问题,给黄帝传授房中术。汉朝的《论衡.命义》说:“素女对黄帝陈五女之法。”汉朝的张衡写过一首《同声歌》,描述男女新婚之夜的性交,有“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之句,说明素女的影响已深入民间,夫妻过新婚性生活都要以素女的论述为参考。
《素女经》强调,性交和人的身体强弱是相互影响的,“凡人之所以衰微者,皆伤于阴阳交接之道尔”。提出了初步的优生道理,强调“爱乐”是两性交合的目的,也是为要生育“贤良而长寿”的子女。首先提出“九殃”,即在九种情况下不宜性交,同时也提出了如何易于怀孕。
《素女经》在男女性交方面,提出了较系统的论述。首先提出了后世道家大力倡导的所谓“延年益寿”之法,即巩固精关,“莫数泄精”。又提出了性交应使男女双方同享快感,共同受益,必先有“爱乐”然后行,做到“相感而相应”,最忌讳的是“男欲接而女不乐,女欲接而男不欲,二心不和,精气不感”。因此,提倡“男欲求女,女欲求男,情意合同,俱有悦心”。在男权社会中,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了女性的性权利。该书有些方面还涉及性心理,强调男子在性交时就有自信心,“当视敌如瓦石,自视若金玉”。
《素女经》认为性交是一种顺应自然的行为,压抑性欲、杜绝性交是有害的;但性交要掌握节度,可使“男致不衰,女除百病”,而不知规律蛮干则会“渐以衰损”。为此,书中提出了节度在于“定气、安心、和志,三气皆至,神明统归”。在性交技巧与性反应方面,提出了“五征”、“五欲”、“十动”、“七损八益”等,还详细阐述了关于性交具体姿势的“九法”。该书主张男子少射精,但并不主张每次性交都不射精,“久而不泄,致痈疽”。究竟多长时间可身精一次,该书指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年三十者八日一泄,年四十者十六日一泄,年五十者二十一日一泄,年六十者即毕,闭精勿复更泄也,若体力犹壮者一月一泄。”所以,《素女经》实为一本较为详细和全面论述房中术的古代性学著作。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