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经验点滴
经典是实践的结晶,是临床的智慧。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故挖经典之深意,验之于临床,每获良效。
桂枝伐肝降冲逆 《神农本草经》云:“桂枝气味辛温,无毒,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本经》论桂枝,开端先言其主上气咳逆,可见降逆气为桂枝之专长也。然《本经》仅言其降逆肺气,是否桂枝还有他用?经验:①伐肝气。当脉弦或劲,出现易怒,胸胁胀满等肝气亢于本脏,或肝气犯胃出现干哕,胃胀,甚则呕血等症状时,桂枝伐上逆之肝气。因其性温,故偏寒者用之佳。②降冲逆。对于肝气之奔豚,《金贵要略》云其由于肝气不舒,气郁化火,冲脉之气上逆所致,故予奔豚汤来疏肝清热,降逆平冲。然临床不拘泥于此,认为冲脉起于下焦,上循喉咙,如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冲脉之气上逆,就可发为奔豚。因八脉隶属于肝肾,故当肝肾虚衰不能制约冲脉时,冲气即可上犯而作乱。此时用桂枝平冲脉之逆气。
温心阳,化心血 桂枝辛温,色红赤,调理纵横,宛如经脉系统。色赤属心,纵横通脉络,故可温心阳而通血脉。探其理致,发其余蕴,在长期实践中,引而伸之,于血虚时加之,以取温心阳,化心血之意。对于血虚之治,世人只知“中焦受气取汁,变化为赤,是为血”,却不知“阳生阴长”之理,可谓憾矣!
山茱萸酸敛作佐剂
谈起山茱萸则不得不提及张仲景之八味肾气丸。《圣济经》云:“滑则气脱,涩剂所以收之,山茱萸之涩以收其滑。仲景八味丸中为君主,如何涩剂以通利九窍也?”雷公独具慧眼:“秘精”二字道出了仲景之意。山茱萸味酸涩性温,故可用于肾虚不固之滑脱证。
益气温阳,易致虚阳浮越,用山茱萸以敛之 在用补阳还五汤、可保立苏汤治疗阳虚气弱,虚风萌动之重症时,黄芪的用量可达百克,然阳主升主动,大量补气之品加入易致虚阳浮越,故必用山茱萸以佐之。一则收敛真气,防止厥脱;二则防黄芪大补之元气升无制而浮动。
阴虚不摄阳,阳浮越,用山茱萸以摄之 若出现发热、咳喘、心悸、腰酸背疼,舌红绛无苔,脉阳洪大、尺细数者,用三甲复脉以滋阴潜阳,此时更加山茱萸一味既补肝肾之阴又借其酸敛以助三甲潜阳。
阳虚阴盛,温阳防格拒,以山茱萸佐之 在阳虚阴盛,出现发热、阵燥热,汗出等症状时,此为真寒假热之象,此时之火不可以水灭,不可直折,法当引火归原。然若只知温阳,又恐阴寒过盛而出现格拒,故此时采用山茱萸以反佐,防脉暴起,阳暴脱。这与伤寒白通加猪胆汁汤以人尿、猪胆汁为反佐,真武汤取白芍反佐,其一理相贯矣!
附子为阳中之阳,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脉。肉桂专补命门之火,守而不走,其妙更在引龙雷之火下行,以安肾脏。附子得肉桂坚守命门之性,虽通行三焦而不能飞越;肉桂得附子之走散,除脏腑之沉寒,三焦之厥逆,温补而不呆滞。两者既走又守,用之相配,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用黄芪治虚性高血压
对于气虚型高血压,临床并不常见。但见之则较为棘手。因益气则恐血压骤然升高,反之则又不能治其本。然用黄芪配伍虫类药治疗气虚型高血压,确有卓效。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中医常识 医案心得 用药经验点滴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因时用药最相宜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