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内经》经脉与时辰配属
《内经》不仅有关于脏腑与时辰相配属的认识,而且还根据经脉自身的特点,提出了经脉与时辰的配属关系。古人在天有十二月、地有十二水、日有十二时(辰)、人有十二经的“天人相应”思想指导下,逐渐发现了十二经脉流注的先后顺序及其与十二时辰的配属关系。
《灵枢》的《经脉》和《营气》等篇记载了十二经脉流注交接次序。如《营气》篇关于营血流注过程的记载,说明十二经脉交接的先后顺序是从肺经开始,而大肠经,而胃经,而脾经,而心经,而小肠经,而膀胱经,而肾经,而心包经,而三焦经,而胆经,而肝经,复从肝经注入肺经,周而复始,循环无端,日夜运行五十周。经脉之所以有自手太阴至手阳明……至足厥阴,复至手太阴有序交接,是由十二经脉之间阴阳表里及相互联络的特定结构所决定的。至于营血的流注为何从手太阴经开始,而肺为十二经之首呢?其原因主要有二:首先,由于阴阳互根,营行脉中属阴,卫行脉外为阳,阳气需赖阴精的主持与滋养,所以卫气虽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各二十五周,但肾主藏阴精,故每周必交会于足少阴肾经一次,即《灵枢·邪客》所谓“常从足少阴之分”;而营血属阴,阴血必赖气之统帅和推动,肺主气,故其运行每周必从手太阴肺经开始。其次,营血的生化,虽然始于中焦,但水谷精微之气须“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灵枢·营卫生会篇》),所以营血的运行亦必从肺始。
在认识到十二经脉流注交接次序后,医学家在实践中,尤其是针灸实践中,进一步观察到某经疾病,在特定的时辰里施用治疗,较其他时辰疗效显著,进而发现了时辰与经脉的关系。即以寅时配属肺经,《灵枢·阴阳系日月》云:“寅者,正月之生阳也。”《史记·律书》亦云:“寅言万物始生”。在十二月中,寅属正月,为生阳之气,同样一昼夜中寅主生阳,为十二时辰之首。由于手太阴为十二经之首,而“寅”是一天之中阳气初生之时,故寅配属手太阴经,可见,“寅”时与手太阴配属是这一理论的关键。寅时配属肺经确定后,其余各经便自然成有序排列。其配属次序正是《灵枢·营气》等篇记载的营气在十二经中流注的次序,即卯时配属大肠经、辰时配属胃经,巳时配属脾经、午时配属心经、未时配属小肠经、申时配属膀胱经、酉时配属肾经、戌时配属心包经、亥时配属三焦经、子时配属胆经、丑时配属肝经。与五脏是指五个功能活动系统一样,这里的十二经,也是指包括了经别、经筋、络脉和皮部等在内的十二经生理功能活动系统。
根据经脉与时辰的配属关系,便可以指导临床运用。临床上,此理论主要运用于时间疾病。首先判断病证是在那个时辰加重、出现、减轻或消失,其病位即与该时辰相对应的经脉或其所属的脏腑有关,然后根据脉证的具体情况,判定其证得虚实寒热,作为进一步治疗的依据。如寅时为手太阴主时,病有寅时阵发咳喘者,可诊为肺经病,此时可取肺经穴针灸治疗,或用入肺经之药。不仅如此,由于该理论确定了经脉与时辰的对应配属关系,所以也成为了后世子午流注针法的主要理论依据,为其形成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至于时辰与经脉配属的机理,古今医家大多根据《经脉》、《营气》等篇关于营气在十二经流注的记载,认为营气、卫气或经气流注到某经,使某经气血旺盛之时,便是其所配属的时辰。实则,我们认为,时辰与经脉配属的实质,是每值某经所配属时,则该经功能活动相对旺盛,自身敏感性增加。因而,能对针灸等治疗效果产生影响。这一配属和时辰与脏腑配属同一道理,是人类在长期生存并适应这个具有明显节律变化的环境中所形成的。
值得说明的是,在《内经》“天人相应”和昼夜阴阳消长的理论指导下,张仲景在《伤寒论》提出六经病各有“欲解时”之说,即“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说明“六经”与时辰有特定的关系,但是由于各经之病的欲解时,都涉及到三个时辰,因而对各“经”与时辰的具体配属,主要有三种解释。其一,以每经各配两个时辰,六经合为十二时辰,共一昼夜。即子丑配少阴、寅卯配厥阴、辰巳配少阳、午未配太阳、申酉配阳明、戌亥配太阴。由于此配属明显与经文不符,所以未被医学界广泛接受。其次,以每经各配属三个时辰,这样势必导致其中四经配时重复,另两经则无重复。因而缺乏统一性和规律性,亦未完善。再次找出各经欲解的“中心时”,如“从巳至未上”,以午时为中心,则太阳病欲解时早不过巳,晚不过未。如此,卯配少阳、午配太阳、酉配阳明、子配太阴、丑配少阴、寅配厥阴。这种解释与经文记载相符,我们认为尚可从。
《伤寒论》“六经”命名,即含各经阴阳多少之意。在三阳中,太阳的阳气最盛,少阳的阳气最少,阳明介于两者之间;三阴中,太阴的阴气最盛,少阴的阴气稍盛,而厥阴则是阴阳交换之经,因而阴气最少。昼为阳,故与“三阳经”相配,“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故卯时配属人身之少阳;午时配属人身之太阳;酉时阳气虽虚,但仍盛于卯,故与阳明相配。夜为阴,故与“三阴经”相配。夜半子时,自然界阴气正盛,阳气潜萌于下,故与人身之太阴相应,丑时阳气虽渐长,但阴气尚盛,故与少阴相应;寅时阳气渐长,阴气将尽而未尽,故与厥阴相应。“六经”与时辰相应如此,因而各经在其所配属的时辰内,功能相对旺盛,这也就是“欲解”的内在依据,其与脏腑主时的道理是一致的。掌握“六经”与时辰相应的配属,不仅对《伤寒论》所述疾病,而且对某些内科杂病的病情预后、服药时间的选择,以及治疗等,均有很大的临床指导意义。
以上介绍了十二经脉时辰配属和六经时辰配属,应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上,六经时辰配属主要适用于外感热病及某些内科杂病,而十二经脉时辰配属则主要运用于经脉病变。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温酒为“百药之长” 下一篇: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1月14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1月14日快讯
- 切实贯彻好中西医并重方针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