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刘柏龄:腰痛当细辨病因

刘柏龄:腰痛当细辨病因

腰痛(常伴腿痛)是危害人们健康和影响劳动能力的常见病、多发病,在骨科门诊患者中有较大的比例。近年来医学界对腰痛的防治总结了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特别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药、针灸、按摩、练功等综合疗法,取得了一定疗效。

刘柏龄,男,1927年生,吉林人。长春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二届国医大师,著名中医骨伤学专家,东北天池骨伤流派“刘氏正骨”第五代传人。

刘柏龄崇尚“肾主骨”理论,提出“治肾亦即治骨”的学术思想,从医60余年,著有《中医骨伤科学·治疗学》、《刘柏龄治疗脊柱病经验撷要》等专著。

腰痛(常伴腿痛)是危害人们健康和影响劳动能力的常见病、多发病,在骨科门诊患者中有较大的比例。近年来医学界对腰痛的防治总结了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特别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药、针灸、按摩、练功等综合疗法,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就目前来讲,仍远远满足不了许多腰痛病人的治疗要求。病人腰痛、医生头痛的局面仍未彻底消除,医生常以腰部劳损或风湿腰病,而一言以蔽之,无特殊疗法。病人遭受很大痛苦,虽经多方治疗,终因辨证、审因、论治尚欠周详,而收效甚微。

腰为肾所居之处,《素问·脉要精微论篇》云:“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素问骨空论篇》云:“督脉为病,脊强反折,腰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灵枢·经脉篇》云:“膀胱足太阳也,是动则病生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肾脉贯脊抵腰中,督脉亦贯脊入腰,膀胱之脉夹脊抵腰中。可见腰痛与肾、督、足太阳经脉有密切关系。

腰痛有内伤外感与外伤之不同,临床必当细辨其所因,而不致贻误。

对腰痛病人,当查明其病因后,往往需采取综合治疗。诸如卧床(硬板床)休息、按摩、针灸、理疗、功能锻炼;以舒筋活血、祛风散寒、温经通络、补肾固精、补气补血药物治疗等,方可获得满意疗效。

1.腰痛因于风者,以祛风止痛为原则,方用加味攒风散(桑寄生、羌活白芍防风麻黄、桂枝、杏仁、萆薢、制川乌甘草)。

2.腰痛因于寒者。以散寒温经止痛为治。方用加味五积散(当归川芎、茯苓、陈皮半夏枳壳苍术厚朴杜仲、白芍、桃仁、吴茱萸、桔梗、麻黄、桂枝、干姜白芷、甘草)。

3.腰痛因于湿者,治宜渗湿止痛。方用加味肾着汤(茯苓、白术、白芍、附子、干姜、甘草)。或宽腰汤(薏苡仁、茯苓、泽泻、白术、防己、车前子、通草)。

4.腰痛因于热者,治宜清热利湿止痛。方用加味二妙汤(黄柏、苍术、牛膝大腹皮、泽泻、木瓜、当归、黑豆、生石膏知母忍冬藤)。

5.肾阳虚腰痛,以温补肾阳为原则。方用肾气汤合青娥丸(山药山茱萸、泽泻、熟地、茯苓、丹皮、杜仲、补骨脂、胡桃仁、熟附片、肉桂)。

6.肾阴虚腰痛,宜滋补肾阴为治。方用加味地黄汤(山药、山萸肉、茯苓、丹皮、泽泻、熟地、女贞子菟丝子枸杞子、杜仲、桑寄生、骨碎补、鸡血藤、千年健、海桐皮)。

7.外感内伤相兼腰痛,其治宜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方用加味独活寄生汤(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当归、川芎、熟地、白芍、牛膝、杜仲、茯苓、党参、桂枝、木瓜、伸筋草、海风藤、甘草)。

8.气滞腰痛,治宜理气和血。方用通气散(陈皮、木香、炮山甲、延胡索小茴香乌药、甘草)。

9.血瘀腰痛,以活血化瘀为治。方用身痛逐瘀汤(牛膝、地龙、羌活、秦艽、香附、甘草、当归、川芎、五灵脂、桃仁、没药红花)。

10.注意治疗有关疾病。对腰痛病人来说,治疗相关疾病非常重要。如妇科的盆腔炎、泌尿系统疾病、腹腔疾病等。如果这些疾病得到治疗,对消除腰痛也能收到一定效果。反对单纯“对症治疗”,使患者长期服用去痛片,盲目滥用激素类药物。应从整体出发,进行辨证施治。(刘茜 整理)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刘柏龄:腰痛当细辨病因  腰痛  医案心得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小儿秋季腹泻论治        下一篇:许公平六炒散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