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胸痹心痛元气虚 止痛畅气靠黄芪

胸痹心痛元气虚 止痛畅气靠黄芪

胸痹多属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深刻地认识到益气活血法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正治之法。无论是瘀血、痰凝、气滞,最根本的原因都在于元气的不足,气化的衰弱。气足则无血瘀、痰凝,也无气滞。

刘某,男,40岁,于 2016年10月16日初诊。患者阵发性心前区疼痛2个多月。2个月前因为公司事物繁杂、应酬较多,出现左前胸部疼痛,疼痛如针刺,每次持续半分钟到3分钟,开始时每天二三次,逐渐增加至每天七八次。疼痛时用拳砸痛处,似《金匮要略》记载的“常欲蹈其胸上”,或者深呼吸方能缓解。疼痛严重时需要含服丹参滴丸和硝酸甘油才能缓解。刻诊:面色萎黄,不耐疲劳,体型适中,畏寒怕冷,善太息,感胸中气滞不畅,口中异味,眠差,多梦,二便调,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沉弱。

处方:黄芪90克,人参2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当归20克,升麻15克,柴胡20克,白芍30克,香附20克,川芎15克,黄连12克,半夏10克,黄芩30克,干姜20克,桂枝30克,厚朴10克,槟榔20克,熟地30克,鸡血藤30克,丹参30克,五味子10克,山萸肉10克,炒枣仁30克,甘草10克, 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日1剂,7剂。

二诊(2016年10月22日):药后病情明显好转。疼痛次数明显减少,每天发作三五次,疼痛程度明显缓解,每次10秒到半分钟左右。深吸气能自行缓解,不需服用丹参滴丸及硝酸甘油。纳眠可,二便调,多汗,舌质红,苔黄厚,脉沉弱。上方加生黄芪30克,山萸肉5克,羌活15克,霜桑叶30克,水煎服,日1剂,7剂。

三诊(2016年10月29日):病情进一步好转。二三天疼痛才发作一次,疼痛最多持续半分钟。自己按揉一下即能缓解。虽然常备硝酸甘油和丹参滴丸,但自从服用中药后就未再服用过。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唯脉沉弱改善不大,仍感触指无力。上方加生黄芪30克,水煎服,日1剂,7剂。

四诊(2016年11月5日):病情好转,心前区疼痛上周发作2次,每次持续半分钟,能自行缓解。体力较前大有好转,善太息基本消失,胸中感呼吸畅快。面色红润,耐寒能力大大改善,纳眠可,二便调,汗出少,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较前有力。上方去霜桑叶,加生薏米30克,水煎服,日1剂,7剂。

五诊(2016年11月12日):病情好转,本周未再出现疼痛症状。无不适感,纳眠可,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缓有力。上方加忍冬藤30克,水煎服,日1剂,7剂。

按:胸痹多属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深刻地认识到益气活血法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正治之法。无论是瘀血、痰凝、气滞,最根本的原因都在于元气的不足,气化的衰弱。气足则无血瘀、痰凝,也无气滞。因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关键在于大补元气,与此同时,必须兼以调气、活血、化痰。若患者心情急躁、心肝火旺者,要加用清心火、清肝火之药,也就是清热解毒药的运用。但如果怕冷畏寒重,可以配伍桂枝、炮附子、制川乌等药物,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既然认为胸痹心痛是气虚所致的血瘀、痰浊、气滞为患,那就要寻找气虚之证据,也就是辨证。个人理解,辨证就是辨识证据,为论治辨识证据,也就是为处方用药提供证据。气虚的证据有哪些?疲劳乏力,气短不足以息,面色委黄不华,少气懒言,不耐疲劳,形寒怕冷,脉沉弱,应指无力等。这些症状不必悉具,有时但见一证便可。

本例患者病由劳累引起,面色萎黄不华,疲劳乏力,胸闷憋气,善太息,脉沉弱,属气虚无疑,当大补元气。二诊时效果明显,但是脉象仍然沉弱无力,所以再加大生黄芪剂量,效果更好。三诊脉象依然应指无力,黄芪再加量。经过五诊治疗,每一诊药后症状都有明显改善,最终心前区疼痛彻底消失。因此,在诊疗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需要顾护人体的元气,气血足、气血畅,则百病消。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胸痹  黄芪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顾维超高脂血症医案        下一篇:大剂红参 解胰十二指肠术后出血危情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