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阳散火汤治手足烦热案
足心热作为一种临床症状广泛存在,而西医的理化检查也不完全能发现器质性改变。此症状不危及生命,但是影响病人状态。尤其入睡前的烦热表现更是引起睡眠障碍,值得中医师对此重视。
张某,女,16岁。于2015年10月21日初诊。病人半个月来由于将进入高考时期而感手足心烦热,入睡前尤甚,常常将手脚贴墙仍不能自止。甚至喜将手足置于冷水中以缓解病势。心烦、易怒,倦怠乏力,扪之双手如烙,胃怕凉但喜冷饮。二便正常,舌质胖大,尖红,苔薄白,脉沉无力。
诊断:脾虚,虚火流于四肢证。
证析:患者舌质胖大,倦怠乏力,典型的脾虚证已经出现,东垣认为,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或胃虚食冷物,抑遇阳气于脾土,火郁则发之。予升阳散火汤加减:升麻10克,柴胡10克,葛根10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党参10克,生甘草10克,炙甘草10克,肉桂10克,炒麦芽30克,炒鸡内金10克,淡竹叶15克, 7剂。一周后病人家长言,孩子病已经基本痊愈。
按:四肢烦热中医教材多认为是阴虚火旺,这也导致多数手足烦热的病人多以滋阴降火治疗为主。笔者认为,凡阴虚火旺之人,必消瘦干枯,舌红少苔脉细,符合血津为少,火邪内生病机。但多数临床见到的手足烦热病人恰恰多有或倦怠乏力,或胃脘怕冷,或手足易冷或上热下寒之症。郑钦安谓其为阴火上浮,东垣认为其为虚火流于四肢。临床经验,凡阴火上浮者多以手足烦热伴手足不温同时存在,而以怕冷为主要表现,治以引火归原,潜阳入肾,以潜阳封髓丹为底治疗;虚火流于四肢者以脾虚为主,四肢烦热明显,而怕冷现象不重。此病例中女性刚刚十六岁,少阳升发,未及衰退,若拟潜阳,恐助火。既然四肢热气已成,拟东垣“火郁发之”之法,使虚火从四肢而出即可。舌尖红表示心火亢盛,入淡竹叶轻清入上焦除烦热,泻心火。麦芽、炒鸡内金运脾行滞,固护中焦,肉桂引阳入阴,防止过度升散伤及肾气之本。故而7剂奏效。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临证用药失误琐议 下一篇:小青龙汤加味治久咳案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