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华民族战“疫”的气概与智慧
一场潜伏于乙亥年并猖獗于康子年初、爆发于武汉的大瘟疫,很快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于本次突发的疫病,严重威胁国人健康,民众难免一时认识不足,担心忧虑,幸有中央成立防控疫情应对小组,举国上下,齐心抗疫,护佑中华。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迅速创造保国安民的成效。
中医药是治疗新冠肺炎的有效方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清肺排毒汤”被列入中医临床治疗期首选。清肺排毒汤由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多个治疗由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的经典方剂优化组合而成;全国许多出院患者使用过中医药。中央指导组专家张伯礼院士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医药治疗发挥的核心作用,能显著降低轻症病人发展为重症病人的几率。对发热、咳嗽、乏力改善等,中药起效非常快,对肺部炎症的吸收和病毒转阴都有明显效果。”
中医对新冠肺炎辨治的大智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将本病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四个临床证型,由于清肺排毒汤是专家为本病制订的内外兼治的大剂复合套方,适合以“湿毒发热、咳嗽气急”为主症的轻型、普通型患者的辨证论治;对于疫毒闭肺或气血两燔证,出现大热咳血,喘憋气促,甚则有神昏血证,辨证宜加强凉血解毒、益气涤痰类中药,口服或鼻饲,配合中药注射液血必净;危重型为内闭外脱重症,表现为喘憋气欲绝,烦躁汗出或神昏,气随汗脱,急需回阳救逆,或需机械通气,用注射血必净注射液等治疗。
在新冠病毒来袭之时,中西医结合战“疫”决胜,国内外对中医药的疗效刮目相看。本次新冠肺炎重症型中部分患者出现“细胞炎症风暴”。根据临床观察和病理解剖发现,新冠肺炎重点损伤肺脏,同时对心、肾、肝多脏器损害,在细胞炎症风暴中,人类的免疫系统还没有能力识别新冠病毒,被动释放大量免疫细胞不分敌我的抑杀,伴随大量细胞因子的激活和堆积(造成大白肺),多标靶调控可起到抑制活化细胞因子、缓和过激免疫反应、消炎除痰的作用。从而在分子层面上为清肺排毒方治疗新冠肺炎提供科学依据,是中医治疗瘟疫超前大智慧的体现。
中医人要把握机遇,守正创新
中医在疫情爆发时,通过症状收集和临床分析,可确定治疗方案,迅速用于临床救治,具有快速反应、准确应对等优势。中医药及早使用并改善症状,增强患者战胜疫病的信心和勇气。中医面对一个甲子来难遇的大疫,初步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亦正是中医人把握机遇,知己知彼,坚持守正创新的时候。
传承精华有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坚持文化自信,中华文化是中医药文化发展的根脉;第二深刻理解中医药文化特色和优势,传承中医药学要坚持“天人合一”“认病辨证”“以人为本”“三因制宜”“治末病”“中医养生”等中医学核心理论。树立中医思维,培养、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强化中医药专业主体地位,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成长途径,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中医药人才。“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要秉持“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原则,群策群力,总结中医药治疗本次瘟疫的成绩和教训,在全民战“疫”决胜中再立新功。(国医大师 周岱翰)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中医思维 中医药院校 中医类专业 中医药专业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辨证管理疫情防控和有序诊疗 下一篇:无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