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词典 --> 中药词典C --> 莼

莼为睡莲科植物莼菜的茎叶,清热,利水,消肿,解毒。治热痢,黄疸,痈肿,疔疮。

【出处】《别录》

【拼音名】Chún

【别名】((诗经》),屏风(《楚辞》),凫葵(《毛诗传》),(《说文》),水葵(陆玑《诗疏》),水芹(《齐民要术》),露葵(《颜氏家训》),丝莼(《唐本草》),马蹄草、缺盆(《经验良方》),锦带(《纲目》),马粟草(《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莼菜的茎叶。5~7月采。

【原形态】

莼菜(陆玑《诗疏》)

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行泥中。茎细,长达1米以上,沉浸水中。叶互生;有细长叶柄,长25~40厘米;叶片浮出水面,卵形至椭圆形盾状,长5~12厘米,全缘,上面绿色,下面带紫色,叶脉放射状,上半部脉有毛,茎及叶被有琼脂样的粘质。花梗自叶腋抽出,梗长约10厘米,有柔毛,露出水面,花径2.5厘米许;萼片、花瓣各3,外形相似,线状,长1厘米;雄蕊12~18,较花被短;心皮4~18个,分立,管状,柱头扁平开展,有长直毛。果实群伴有宿萼,革质;果实卵形,长约8毫米,基部狭窄,顶部有宿存花柱,成喙状。花期6~8月。

【生境分布】生水中。分布江苏、浙江等地。

【化学成份】含有少量维生素B12。叶背分泌一种类似琼脂’的粘液,新叶的粘液更多,这种多糖可用热水或稀碱溶出,其组成中含L-阿拉伯糖5.9%、L-岩藻糖10.9%、D-半乳糖34.1%、D-葡萄糖醛酸17.3%,D-甘露糖13.4%、L-鼠李糖11.4%、D-木糖7%,并有谓含D-半乳糖醛酸、D-果糖、D-氨基葡萄糖等。此外,莼中还检出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脯氨酸、苏氨酸、天门冬素和组胺。

【药理作用】其粘质部在动物筛选试验中,认为有某些抗癌作用;对洋葱根的未分化细胞的有丝分裂,莼的提取物有较弱的抑制作用。

【性味】

①《别录》:甘,寒,无毒。

②《随息居饮食谱》:甘,凉。

【归经】

①《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②《本草撮要》:入足太阴、阳明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消肿,解毒。治热痢,黄疸,痈肿,疔疮。

①《别录》:主消渴,热痹。

陶弘景:补,下气,杂鳢鱼作羹,亦逐水。

③《唐本草》:久食大宜人,合鲋鱼为清羹,食之主胃气弱,不下食者至效,又宜老人。

④孟诜:和鲫鱼作羹,下气止呕。少食补大小肠虚气。

⑤《日华子本草》:治热疸,厚肠胃,安下焦,解百药毒。

⑥《医林纂要》:除烦,解热,消痰。

⑦《本草再新》:疗百毒,清诸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作羹。外用:捣敷。

【注意】

①陶弘景:性滑,服食家不可多噉。

②《千金·食治》:多食动痔病。

③《本草拾遗》:常食薄气,令关节急,嗜睡。

④孟诜:虽冷而补,热食之,亦壅气不下,甚损人胃及齿。不可多食,令人颜色恶。又不宜和醋食之,令人骨痿。久食损毛发。

⑤《医林纂要》:多食腹寒痛。

【附方】

①治一切痈疽:春夏用茎,冬月用子,就于根侧寻取,捣烂敷之。用菜亦可。(《保生余录》)

②治数种疔疮:马蹄草、大膏叶、臭紫草各等分,擂烂,以酒一碗浸之,去滓,温服。(《经验良方》)

【各家论述】

①《本草汇言》:莼菜,凉胃疗疽,散热痹之药也。此草性冷而滑,和姜醋作羹食,大清胃火,消酒积,止暑热成痢。但不宜多食久食,恐发冷气,困脾胃,亦能损人。

②《本经逢原》:莼性味滑,常食发气,令关节急,患痔漏、脚气、积聚,皆不可食,为其寒滑伤津也。《千金方》治热泻呕逆漏气,泽泻汤、麦门冬汤并用之,取其清胃皖之热逆也。

【摘录】《*辞典》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  屏风  凫葵  解毒  黄疸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唇香草        下一篇:

>> 返回中药词典C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