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羊花
【拼音名】Nào Yánɡ Huā
【英文名】FLOS RHODODENDRI MOLLIS
【别名】黄杜鹃、三钱三、毛老虎、一杯倒、八里麻、六轴子[果实]
【来源】本品为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Rhododendron molle G. Don 的干燥花,其根、茎、叶和果也入药。四、五月花初开时采收,阴干或晒干。
【性状】本品数朵花簇生于一总柄上,多脱落为单朵,灰黄色至黄褐色,皱缩。萼片5裂,裂片半圆形至三角形,边缘有较长的细毛;花冠钟状,筒部较长,约至2.5cm,顶端卷折,5裂,花瓣宽卵形,先端钝或微凹;雄蕊5,花丝卷曲,等长或略长于花冠,中部以下有茸毛,花药红棕色,顶孔裂;雌蕊1,柱头头状;花梗长1~2.8cm,棕褐色,有短茸毛。气微,味微麻。
【毒性】本品有毒成分为梫木毒素,杜鹃花素和石楠素。中毒症状:开始恶心呕吐,腹泻,心跳缓慢,血压下降,动作失调,呼吸困难,严重者因呼吸停止而死亡。解救方法:酌情考虑催吐或洗胃及导泻;服蛋清,活性炭及糖水;亦可静脉滴注5%葡萄糖生理盐水,并给兴奋剂,保暖;如血压下降则给去甲肾上腺素;如呼吸困难可给氧,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民间用栀子汁解毒。
【鉴别】本品粉末黄棕色。花粉粒四面体形,直径58~97μm,具3个萌发孔。花萼非腺毛由多细胞组成,交叉排成数列,直径29 ~68μm。花冠非腺毛,单细胞,直径10~20μm,长可达 400μm以上,壁薄,有的可见壁疣。花粉囊表皮细胞类多角形或类圆形,直径13 ~31μm,排列整齐而紧密,壁稍增厚,有的纹孔明显,细胞内含有黄棕色物质。花冠表皮细胞长方形、类方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6~78μm,壁薄,呈波状弯曲。
【性味】
花:辛,温;有大毒。
根:辛,温。有毒。
果:苦,温。有大毒。
【归经】花:归肝经。
【功能主治】
花:祛风除湿,散瘀定痛。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皮肤顽癣。外用治癣,煎水含漱治龋齿痛。
根:祛风止咳,散瘀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神经痛,慢性支气管炎;外用治肛门瘘管,杀灭钉螺。
果:搜风止痛,止咳平喘。用于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
茎、叶:杀蝇蛆,孑孓,钉螺。
【用法用量】根0.5~1钱;果:2~4分;花0.6~1.5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品捣敷。
【注意】不宜多服、久服。体虚者及孕妇禁用。
【贮藏】置干燥处,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闹羊花 风湿痹痛 跌打损伤 皮肤顽癣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