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词典 --> 中药词典Y --> 蛹虫草

蛹虫草

蛹虫草,又叫北冬虫夏草,北虫草,简称蛹草,一般把活体虫蛹培养的北虫草称为蛹虫草,两者是同种真菌,但在营养成分上含量相差较大。

蛹虫草

蛹虫草为子囊菌门,肉座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的模式种。学名为Cordyceps militaris(L.ex Fr.) Link. 蛹虫草,又叫北冬虫夏草,北虫草,简称蛹草,一般把活体虫蛹培养的北虫草称为蛹虫草,两者是同种真菌,但在营养成分上含量相差较大。

【中药名称】蛹虫草

【中药学名(拉丁名)】Cordyceps militaris

【别名】北虫草,蛹草,北蛹虫草。

【所属功效类】补虚药

【科属】麦角菌科

【来源】人工培养的蛹虫草子实体。

【分布产地】

主产于云南(昆明、安宁、江川)、吉林(安图、永吉)、辽宁(沈阳)、内蒙古(哲里木盟),生于针、阔叶林或混交林地表土层中鳞翅目昆虫的蛹体上。

【入药部位】藻、菌、地衣

【采收加工】

菌丝体成熟后,由白色逐渐转为桔黄色,此时,室内应增加光照白,白天利用自然散射光,保持200勒克斯,晚间可利用日光灯作光源,每天应不少于10h光照,以促使菌丝体转色和刺激原基形成。待料面突起,并形成小米粒状原基时,要适当通风,补充新鲜空气,保护室内温度18℃-22℃,并提高空气相对温度至80-85。如湿度太大,易使培养基提早失水而影响产量。蛹虫草有较强的趋光性,因此在子实体形成后,应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培养瓶与光源的相对方向,或调整室内光源方向,以保证子实体的正常生长形态,从而提高产量,形成橘黄色或橘红色的顶部略膨大的呈棒状的子座子实体。待子实体不再生长,其顶端出现许多小刺时,表明已成熟。采收时,用无菌镊子钳出子实体,然后再加少许营养液,重新包扎好瓶口,继续培养,20d左右,又可长出第二批子座。采收下的子实体晾干或低温烘干后出售。

虫草菌丝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C。在进行菌丝发酵时碳源以蛋白胨为最优,采用1∶2或1∶3的碳氮比较为合适。

发酵最佳培养基组成是:5大米粉、1.5豆饼粉、1.5麦芽粉、0.1KH2PO4,0.05MgSO4·7H2O。

影响蛹虫草菌胞外多糖产量的实验因子显著性大小的排列顺序为:甜菜糖>;酵母浸出粉>KNO3>MgSO4·7H2O>FeSO4>K2HPO4。胞外多糖最佳发酵工艺参数:初始pH值为7,500ml三角瓶中培养基装液量为100ml,接种量6,温度28°C。周期为96h。

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4,黄豆粉0.6,酵母粉0.3,K2HPO40.05,MgSO40.05,接种量3,pH5.5。认为碳源因子对胞外多糖的产生影响显著。

蛹虫草发酵的适宜培养基组成为:蔗糖5.0,玉米浆3.0,酵母膏0.5,MgSO4·7H2O0.05,KH2PO40.05,认为蔗糖为碳源最好,以酵母膏为氮源,菌体产量最高。

蛹虫草菌丝的生长可以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在以红糖碳源、奶粉为氮源的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最佳,且碳源/氮源合适的比例为2.0~2.5/1.0,适宜PH为5.0~6.5。

培养基成分确定为蛋白胨1.5,MgSO40.05,KH2PO40.15,VB15mg/L,2,4D2mg/L。在相同条件下,优化培养基比原来培养基的发酵得率提高了4.5,研究初步得到蛹虫草液体培养条件和生长动力学,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培养基配比可将该菌株的虫草素含量提高到1.21,比用Czapek培养基提高8.1倍。柴建萍等通过实验得出玉米粉为最优碳源,蚕蛹粉为最优氮源,MgSO4为最优无机盐。液体发酵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20g/1000ml),蚕蛹粉(5g/1000ml),硫酸镁0.5g/1000ml)。

【性味归经】入肺肾二经。

【药材功效】补肺阴,又能补肾阳。

【药材主治】主治肾虚,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病后虚弱,久咳虚弱,劳咳痰血,自汗盗汗。

【贮藏保存】密封好置低温干燥处贮存。

【中药配伍】

1、蛹虫草10克,石斛15克,生地15克,麦冬15克,水煎代茶饮。每日一剂,分2次服,15天一疗程。

功用:肺癌 、二型糖尿病。

2、蛹虫草10克,包覆脂质体的纳米级灵芝孢子粉10克,京都蛹虫草水煎,冲灵芝孢子粉服,每日一剂,分2次服。30天为一疗程

|<< << < 1 2 > >> >>|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蛹虫草  北冬虫夏草  北虫草  阳痿遗精  腰膝酸痛  病后虚弱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菴闾子        下一篇:芫荽草

>> 返回中药词典Y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