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毒膏
【制法】上药不见火,陈醋搅成膏,瓷器收贮,勿令泄气。
【功能主治】拔疔收敛。主治恶毒、疔疮、发背、无名肿毒,外痔初起,脓成已溃者。
【用法用量】用红绫绢贴之。
【摘录】《疡科选粹》卷三
拔毒膏--《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处方】雄黄(研)、胭脂。
【功能主治】痘疔。
【用法用量】胭脂重浸水,令浓,调雄黄。点疔头上,立时红活。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拔毒膏--《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处方】山栀80个,木鳖子25个,象皮2两,穿山甲50片,血竭5钱,巴豆仁25个,儿茶5钱,乳香5钱,没药5钱,硼砂5钱,香油4斤。
【制法】将香油煠枯,入木鳖子、象皮、穿山甲、巴豆仁、栀子煠化,滤滓,入适量樟丹收膏,将血竭、儿茶、乳香、没药、硼砂共研细末,熔化入内,搅匀即成。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排脓。主治发背、对口、搭手,焮赤高肿,疼痛发热,溃后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将患处使温沸水洗净,量大小摊膏贴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拔毒膏--《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
【处方】白蔹4两,当归4两,川芎4两,玄参4两,黄芩4两,赤芍4两,天麻4两,黄柏4两,苍术4两,生地4两,栀子4两,轻粉4两,红粉4两,血竭4两,乳香4两,没药4两。
【制法】用香油6斤,将前药11味煎至枯浮,去滓,再煎至滴水成珠,每油1斤,下炒透黄丹8两,再合轻、红2粉、乳香、血竭等面搅匀,出火气。
【功能主治】疮疖初起,红肿热痛。
【用法用量】摊贴用。
【注意】忌辛辣等物。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
拔毒膏--《不知医必要》卷三
【处方】蒲公英2两。
【制法】水煎熬膏,载瓷器内,放水中1日1夜,冷去火气。
【功能主治】痘疔。
【用法用量】俟挑破痘疔,吸尽紫血,即以此膏涂之。
【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三
拔毒膏--《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白蔹3两2钱,苍术3两2钱,连翘3两2钱,黄芩3两2钱,白芷3两2钱,木鳖子3两2钱,穿山甲(生)3两2钱,蜈蚣6钱,蓖麻子3两2钱,赤芍3两2钱,生栀子3两2钱,大黄3两2钱,金银花3两2钱,生地3两2钱,当归3两2钱,黄柏3两2钱,黄连3两2钱(上药酌予切碎,用香油240两炸枯,过滤去滓,炼至滴水成珠,入黄丹100两,搅匀成膏,取出,入水中,出火毒后,加热熔化,另入后药),乳香6钱,没药6钱,血竭6钱,儿茶6钱,轻粉6钱,樟脑6钱,红粉6钱。
【制法】后7味为细末,过罗,每240两膏油兑以上药粉,搅匀摊贴,大张油重6分,小张3分。
【功能主治】拔毒消肿,化腐生肌。主治痈毒疮疖,红肿疼痛,已溃未溃,久不生肌。
【用法用量】微火化开,贴疮上。
【注意】忌食发物。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拔毒膏--《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六=
【处方】蓖麻子肉1两,铜青1两(同研),大蓟汁1碗,豆油(春、夏3两,秋、冬4两),松香1斤(水煮滤净)。
【制法】先将油煎滚,入松香熔化,下大蓟汁,沸水尽,下水缸内,如绞糖法,入蓖麻、铜青搅匀,以器盛之。
【功能主治】呼脓长肉。主治肩臑、肘臂、腕手疡。
【用法用量】如用,重汤煮化,摊贴。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六
拔毒膏--《眼科锦囊》卷四
【处方】辰砂1钱,甘草1钱,巴豆5分,狼粪1钱(烧存性者)。
【制法】上以蓖麻子油调和之。
【功能主治】痘疹入目。
【用法用量】贴鱼尾,小钱大。
【摘录】《眼科锦囊》卷四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