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常识 --> 中药化学 --> 活血化瘀药实验

活血化瘀药实验

活血化瘀药实验目的了解活血化瘀药研究中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的基本理论和意义,为进一步研究活血化瘀药打下一定的基础。

活血化瘀药实验

目的:

了解活血化瘀药研究中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的基本理论和意义,为进一步研究活血化瘀药打下一定的基础。

要求:

①了解血瘀同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障碍的关系。

②熟悉当前活血化瘀药研究的概况。

③熟悉研究活血化瘀药的常用方法,并掌握其中一、二种常用指标。

项目:

活血化瘀药的作用常与改善血瘀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有关。以下着重就这三方面介绍研究活血化瘀药常用的方法和指标。部分活血化瘀药的功效还同增强子宫活动、改善免疫功能或其镇痛作用有关,但迄今还不能证明这些是多数活血化瘀药所共有的特性,有关方法此处不予介绍。

(1)影响血液流变学特性的一些客观指标:

①血液和血浆粘度。血瘀患者的血浆和全血粘度常较正常值为高。液体的粘度取决于其内部对于流动起着阻抗作用的内摩擦力的大小,内摩擦力大则粘度大,反之则小。水具有较低的粘度,故具有较高的流度;相反,油具有较高的粘度,故具有较低的流度。所以液体的粘度是测度液体流变性的重要指标。

测定液体粘度最简单的方法是测定液体流过水平圆管时通过某一截面积的液体体积,即流量。粘度的测定多采用两种液体,即将测试液体和对照液体比较的方法。在血液粘度的测定上,对照液体多采用净水或生理盐水。由于两种液体通过同一圆管(毛细管)时,如果两端的压力差相同,则单位时间内流出的液量同流过相同体积所需的时间成反比,所以也可以该时间t作为液体粘度的量度。例如健康人的血液粘度多在4.0左右,即流过同样体积的血液所需的时间较水大4.0倍左右。

健康人的血液粘度与性别有关,男性一般高于女性。据237例健康人测定结果,男性4.25土0.41,女性为3.65土0.32。血浆粘度则男女相似,均在1.65左右。全血粘度的性别差异主要是与男女血细胞数量不同有关。

②血细胞压积。血细胞压积反映血液内血细胞成分的多少。血细胞压积是影响血液粘度的重要因素,也是反映血液流变学特性的重要指标。

③血沉和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液的粘度,除受血细胞数量的影响外,还受血细胞(主要是红细胞)的分散状态的影响。红细胞愈分散则粘度愈小。相反,如处于聚集状态则粘度较高。红细胞的分散程度又直接取决于红细胞表面所带负电荷的多少,所带负电荷愈多,则红细胞间的静电排斥力愈强,红细胞之间也就愈不易发生聚集。血沉和红细胞电泳时间都是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红细胞的分散度。血细胞表面带电密度愈小,则愈易聚集,故沉降愈快。同样,如该红细胞处于一定的直流电场中,则带电密度愈高,在电场中移动愈快,故红细胞电泳时间成为测定红细胞表面所带负电荷密度多寡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具体测量中,红细胞电泳时间与电场强度和电极间距离等条件有关,条件不同,测得的数据也不同,故对照样品与测试样品必须控制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④血小板聚集性和血小板血栓形成实验。血小板聚集性是研究活血化瘀药的一个重要指标。常用体外比浊法。血小板混悬液的浊度同所含分散状态的血小板数密切相关。血小板聚集数愈多,分散状态的血小板数愈少,混悬液浊度愈低。所以可以用浊度变化来表示血小板的聚集性能。混悬液一般用多血小板血浆。常以二磷酸腺苷(ADP)或胶原作为血小板聚集剂。比浊管如为玻璃管,必须先硅化,即以1%硅油甲苯溶液湿润后烤干备用。比较加等量药液和对照液(如生理盐水)后不同时间的光密度变化。

血小板血栓形成实验动脉血流中的血小板易粘附于粗糙物表面。如将动物右颈总动脉近心端和左颈外静脉近心端以聚乙烯管接通形成旁路,聚乙烯管中段放入一根

|<< << < 1 2 > >> >>|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活血化瘀药实验  活血化瘀药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黄芩的药理作用        下一篇:金银花临床新用

>> 返回中药化学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