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的鉴别方法
天麻为常用息风止痉药,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应用范围很广,故在各地以伪充真者较多。本品为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重点查处的十八种伪劣药品之一。天麻因其茎色赤,直立似箭,故名赤箭,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天麻之名首见于宋代的《开宝本草》。
来源 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的干燥块茎。
产地与分布 本品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陕西等省。云南昭通产者最为驰名,习称云天麻;四川宜宾产者亦佳,称川天麻。通常以个大,体实无空心,色黄白明亮呈半透明者为上品。故商品又有“明天麻”之称。
快速鉴别 本品有冬春之分。在立夏以前刚出土抽苔时采挖的叫“春麻”,在冬至后芽苞未出土前采挖的叫“冬麻”。春麻皮皱明显,色白,肉坚硬,光泽。如采集较晚者则顶端带残茎,俗称“老断头”。质地较冬麻略松而次。质轻泡中空者,贬称为“母猪泡”或“母猪壳”。冬麻块茎充实质佳,皮光色油白或稍有皱缩,肉坚硬光泽,顶端带嫩红芽,即所谓“鹦哥嘴”或“红小辫”(幼芽生长伸长后,芽茎表面的膜质鳞片,左右旋列,色淡红至紫红,形如辫状者,较“鹦哥嘴”为长)。
本品的主要鉴别特征为:整体呈长椭圆形而略扁弯曲,外皮有纵皱,长3~13cm,宽2~6cm,厚1~3cm。先端有残留茎基,或红棕色干枯芽苞(鹦哥嘴),末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疤痕(俗称圆盘底或圆脐,肚脐眼),淡黄色至黄棕色,表面有由芝麻点样的潜伏芽排列成环的节纹数圈(俗称点轮环)。质坚实,半透明,断面平坦,角质化。气微,味微苦而甜。嚼之发脆而有粘性。
鉴别天麻的真伪常可归纳三大特点,即:鹦哥嘴、点轮环、肚脐眼。因这三个特征为天麻所独具,是自然形成的,假冒者必然在此三点上留有人为的痕迹。春麻可因鹦哥嘴脱落而显樱红色疤痕或顶端有残留茎基,但另二特三均应同时存在,若缺其中之一,就有伪品的可能,必须仔细鉴别。有二首鉴别天麻的歌诀或顺中溜,形象而上口便于掌握。一首为:“天麻长圆扁稍弯,点状环纹十余圈,头顶芽苞鹦哥嘴,底部疤痕似脐圈。”另一首是:“鹦哥嘴,扁圆体,点轮环,圆盘底,断面角质一条线”。
此外,天麻的横切片经水浸后具有伸缩性及粘液,因不含淀粉,切片遇碘不显蓝色,也是常用的有效鉴别方法。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