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耳鼻喉科 --> 耳科疾病 --> 旋耳疮 --> 旋耳疮的辨证论治

旋耳疮的辨证论治

临床表现:见于婴幼儿患者,耳部甚者面颊部瘙痒难忍,夜间尤甚;局部可见起水疱、溃破、流黄色脂水;常伴拒乳哭闹,烦躁不安,夜间尤甚,发热,小便黄。舌质红,苔黄或腻,指纹青紫。

辨治思路:根据发病特点,采用解毒燥湿,祛风止痒;清热利湿,疏风止痒;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为主要治法,结合局部治疗。

内治法

1、胎毒未尽,上熏于耳

临床表现:见于婴幼儿患者,耳部甚者面颊部瘙痒难忍,夜间尤甚;局部可见起水疱、溃破、流黄色脂水;常伴拒乳哭闹,烦躁不安,夜间尤甚,发热,小便黄。舌质红,苔黄或腻,指纹青紫。

证候分析:妊娠期胎热内蕴,分娩后胎毒未尽,加之育母进食脂腻,婴幼儿脾胃娇弱,运化失职,湿毒浸淫,复感受风热湿邪,外邪引动内热,循经上蒸耳窍,故耳部及周围皮肤灼热、潮红;风盛则痒,故患儿瘙痒难忍,哭闹不安;湿热盛则起水疱、溃破、流黄色脂水;舌质红、苔黄或腻、指纹青紫为热毒内盛之象。

治法:解毒燥湿,祛风止痒

方药:风热偏重见发热恶风、瘙痒难忍者,桑菊饮加减,方中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清散上焦风热;芦根清热生津;桔梗、杏仁解肌透络;甘草调和诸药;湿热偏重见耳部脂水淋漓者,茵陈蒿汤加减,方中茵陈蒿善能清热利湿;栀子通利三焦,导湿热下行;大黄功专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瘙痒甚者加牛蒡子、蝉衣等以疏风止痒;脂水淋漓者加苦参、车前子、薏苡仁以利湿;干燥起屑而痒者,加沙参麦冬滋养阴液。

2、风热湿邪,浸渍于耳

临床表现:耳部皮肤瘙痒、灼热感、潮红,不久出现小水疱,溃破皮肤糜烂,渗出黄色脂水,随着脂水的侵蚀,甚则波及整个耳廓及其周围皮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证候分析:风邪挟热湿之邪侵袭人体,上犯清窍,蒸灼耳窍,故耳部皮肤灼热、潮红;风盛则痒,故瘙痒难耐,湿热盛则起水疱、溃破、黄色脂水浸淫;邪毒随脂水播散,故可波及整个耳廓及耳周。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为湿热内盛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疏风止痒。

方药:风邪偏重痒甚者,可用消风散,方中重用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衣以疏风透表止痒;苍术、苦参、木通以利湿;石膏知母清热泻火;生地、当归、胡麻以养血活血,滋阴润燥;湿重脂水多者可选用萆薢渗湿汤,方中萆薢、薏苡仁、滑石通草泽泻、赤茯苓利水渗湿;黄柏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丹皮清热凉血;湿热壅盛者,可用龙胆泻肝汤以清热解毒祛湿,选加金银花、菊花、蒲公英、黄柏、苦参以加强清热除湿的作用。

3、血虚生风,化燥伤阴

临床表现:耳部瘙痒剧烈,缠绵日久,局部可见皮肤皲裂、增厚、粗糙等多种皮损;可伴面色萎黄,纳差,身倦乏力等症。舌质淡,苔白,脉细缓。

证候分析:症状反复发作,阴血耗伤,气血亏虚,耳窍失于滋养,复为余邪所困,湿热之邪停聚,伤及肌肤,以致皮肤增厚、粗糙;久则血虚生风化燥,故皮肤瘙痒、皲裂;脾虚不运,故纳差,身倦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脉细缓为血虚之象。

治法: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方药:地黄饮子加减。方中熟地、当归、何首乌养血;生地、丹皮、玄参红花凉血活血;白蒺藜、僵蚕祛风;甘草调和诸药。全方以治血为主,而达到治风的目的,正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痒甚者加蝉蜕地肤子、苦参等,或用四物消风饮加减。

外治法

1、外洗法:保持患处清洁,可选用清热解毒、收敛止痒的中药煎水或湿敷患部,如菊花、蒲公英、苦参、苍术、黄柏、白鲜皮等。

2、涂敷法:湿热盛而见红肿、疼痛、瘙痒、出脂水者,可选用如意金黄散调敷以清热燥湿止痒;湿盛而见黄水淋漓者,可选用青黛散调搽,以清热除湿,收敛止痒;热盛而见有脓痂者,可选用黄连膏外涂,以清热解毒;患病日久而皮肤粗糙、增厚、皲裂者,可选用滋润肌肤、解毒祛湿的药物外涂。

针灸治疗

风热湿邪犯耳者,取督脉、手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如曲池、肺俞、神门、阴陵泉等,针用泻法或三棱针点刺出血;血虚生风化燥者,取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如足三里、三阴交、血海、膈俞、大都、郄门等,针用补泻兼施法。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旋耳疮的辨证论治  旋耳疮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旋耳疮的病因与诊断        下一篇:血虚生风化燥型旋耳疮

>> 返回旋耳疮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