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尿床怎么办
家长们别小看了尿床,如果孩子5岁以后尿床还经常发生可能是生殖系统隐患的初期表现,迁延不治,孩子将来长大了,也许会出现男子少精、早泄、阳痿,女子月经不调、白带清稀等生殖系统疾病;小儿尿床跟神经系统发育也有关,这类孩子大多晚上睡眠昏沉、多梦咬牙、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对于小儿尿床,大人的反应非常重要,如果反应过度,用羞辱愤怒指责的等方式表达出来,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伤害,孩子会产生自卑、内疚、恐惧、胆小、焦虑、神经质等心理。所以,家长明白孩子尿床的原因,配合医生实行有针对性的治疗非常重要。
看有没有器质性病变
小儿尿床,分两种情况,器质性的和非器质性的。器质性的病因会引起尿床,比如说有脊髓栓系综合征的孩子,就易出现遗尿。还有些孩子大脑发育不全,或者智力低下,或者有癫痫、糖尿病、尿路感染等。只有把这些病治好了,尿床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所以,孩子尿床,得先找儿科大夫排除一下有没有器质性病变。
当然,还有很多是非器质性的。这类孩子大多表现为夜间睡眠较深、难以叫醒或自醒、睡中小便自遗;有很少部分的孩子白天也会出现尿失禁。
其实约有50%的孩子尿床症能够自愈。因为好多孩子是因卫生习惯不良造成的。家长首先要仔细观察,如果分辨不清,未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还是应尽早就医鉴别,以免带来不良影响。中医治疗打头阵
治疗尿床的方法很多,药物治疗上,西药多采用丙咪嗪、去氨加压素、奥昔布宁和颠茄等,但副作用比较大。而中药治疗效果与西药基本相同甚至优于西药,并且副作用较少。
中医认为,水液的代谢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正如《素问·经脉别论》中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都可以引起小儿尿床。历代医家认为肾气不足、肺脾气虚、膀胱虚寒是导致遗尿发生的主因。姚献花在治小儿尿床时,多用黄芪、菟丝子、益智仁、桑螵蛸等为底方。手足发凉的孩子加淫羊藿、巴戟天;有脊柱裂的孩子加川断、补骨脂等等。
饮食调节很重要
过量的牛奶、巧克力、柑橘等食物会引起膀胱壁膨胀,容量减少,使平滑肌粗糙,产生痉挛,这些食物要少吃。临床发现,很多孩子停用这些食物后遗尿也就消失了。
要多吃些温补固涩的食物,如糯米、鸡内金、山药、莲子、韭菜、黑芝麻、桂圆、乌梅等。肝胆火旺的孩子宜食清补食物,如粳米、薏米、山药、莲子、鸡内金、豆腐、银耳、绿豆、赤豆、鸭肉等。
生活小节要注意
生活中家长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按时睡眠,家长要适当控制孩子的活动,白天不能玩得太累,避免夜间睡眠太深喊叫不醒;睡前让孩子将尿排净,睡觉时让孩子取侧卧位;内裤要宽松、被褥不宜太厚,被子不要裹得太紧;家长要在睡前喊孩子一次,天快亮时喊孩子起夜一次。
晚餐宜吃干饭,以减少水分摄入。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上一篇:小儿遗尿的病因与诊断 下一篇:肾气不固型遗尿症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