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内科 --> 气血津液病证 --> 悬饮 --> 阴虚内热型悬饮

阴虚内热型悬饮

阴虚内热证咳呛时作,咯吐少最黏痰,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心烦,手足心热,盗汗,或伴胸胁闷痛,病久不复,形体消瘦,舌质偏红,少苔,脉小数。

治疗方法: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加减。

证候表现:咳呛时作,咯吐少最黏痰,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心烦,手足心热,盗汗,或伴胸胁闷痛,病久不复,形体消瘦,舌质偏红,少苔,脉小数

病因病机:饮阻气郁,化热伤阴,阴虚肺燥

治则治法:滋阴清热

方用: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加减

出处:中医内科学》·第六章气血津液病证(卷)·第三节痰饮(篇)

原文:阴虚内热证咳呛时作,咯吐少最黏痰,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心烦,手足心热,盗汗,或伴胸胁闷痛,病久不复,形体消瘦,舌质偏红,少苔,脉小数。证机概要:饮阻气郁,化热伤阴,阴虚肺燥。治法:滋阴清热。代表方: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加减。前方清肺润燥,养阴生津,用于干咳,痰少,口干,舌质红;后方清肺降火,用于咳呛气逆,肌肤蒸热。常用药:沙参、麦冬、玉竹白芍天花粉养阴生津;桑白皮、桑叶地骨皮甘草清肺降火止咳。阴虚内热,潮热显著,可加鳖甲、功劳叶以清虚热;虚热灼津为痰,肺失宣肃而见咳嗽,可加百部川贝母;痰阻气滞,络脉失畅,见胸胁闷痛,酌加瓜蒌皮、枳壳、广郁金丝瓜络;日久积液未尽,加牡蛎泽泻利水化饮;兼有神疲,气短,易汗,面色?白者,酌加太子参黄芪、五味子益气敛液。本证须防迁延日久,趋向劳损之途。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阴虚内热型悬饮  悬饮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饮停胸胁型悬饮        下一篇:络气不和型悬饮

>> 返回悬饮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