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特色 --> 小儿捏脊 --> 急性支气管炎小儿捏脊疗法

急性支气管炎小儿捏脊疗法

急性支气管炎为支气管黏膜的炎症,气管常同时受累,实应称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大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后,或为麻疹、百日咳、伤寒及其他急性传染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如病变涉及毛细支气管,其病理与症状均与肺炎相仿。

急性支气管炎为支气管黏膜的炎症,气管常同时受累,实应称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大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后,或为麻疹、百日咳、伤寒及其他急性传染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如病变涉及毛细支气管,其病理与症状均与肺炎相仿。

本病属中医“咳嗽”、“暴咳”范畴,是常见、多发的肺系病证。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为咳嗽。《内经》有“咳论”论其病机及症状。有关小儿咳嗽的记载,首先见于《诸病源候论·嗽候》:“嗽者,由风寒伤于肺也。肺主气,候皮毛,而俞在于背。小儿解脱,风寒伤皮毛,故因从肺俞入伤肺,肺感微寒,邪嗽也。”

急性支气管炎小儿捏脊疗法一

操作规程:推攒竹30次、推坎宫30次,揉太阳50次,运内八卦50次,清肺经300次,推膻中50次,揉肺俞50次,分推肩胛骨30次,常规捏脊手法,从长强穴捏至大椎穴10遍,手法先轻柔和缓,逐步加大力量。

操作间隔:每日治疗l次,5天为1疗程。

主治:外感咳嗽。

急性支气管炎小儿捏脊疗法二

操作规程:补脾经300次、补肺经300次,运内八卦50次,开璇玑30次,揉肺俞、揉足三里各50次,常规捏脊手法,从长强穴捏至大椎穴,捏拿10遍,手法轻柔和缓。

操作间隔: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7天为1疗程。

主治:内伤咳嗽。

急性支气管炎小儿捏脊疗法三

操作规程:开天门50次,推坎宫50次,揉太阳50次,拿风池5次,抬揉二扇门30次,推三关100次,揉外劳宫50次,揉天突50次,擦(抹)膻中,以透热为度,常规捏脊手法,从长强穴捏至大椎穴,捏拿10遍,手法轻柔和缓,逐渐加重。

操作间隔:每日治疗l次,5天为1疗程。

主治:风寒咳嗽。

急性支气管炎小儿捏脊疗法四

操作规程:开天门50次,推坎宫30次,运太阳50次,运耳后高骨50次,清天河水100次,退六腑100次,揉丰隆50次,常规捏脊手法,从长强穴捏至大椎穴,捏拿10遍,手法轻柔和缓。

操作间隔:每日治疗1次,5天为1疗程。

主治:风热咳嗽。

急性支气管炎小儿捏脊疗法五

操作规程:清胃经100次,清大肠经100次,揉小天心50次,清天河水100次,退六腑300次,揉天突50次,开璇玑各50次,分推肩胛骨50次,常规捏脊手法,从长强穴捏至大椎穴,捏拿6遍,手法轻柔逐渐加重,和缓有力。

操作间隔: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5天为1疗程。

主治:痰热咳嗽。

急性支气管炎小儿捏脊疗法六

操作规程:补脾经300次,清胃经100次,揉板门100次,按天突50次,擦膻中100次,摩中脘2分钟,按揉足三里、丰隆各50次,常规捏脊手法,从长强穴捏至大椎穴,捏拿10遍,手法轻柔和缓。

操作间隔: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7天为1疗程。

主治:痰湿咳嗽。

急性支气管炎小儿捏脊疗法七

操作规程:补肺经100次,补脾经300次,补肾经100次,揉二人上马50次,运内劳宫50次,推涌泉100次,常规捏脊手法,从长强穴捏至大椎穴,捏拿10遍,重点按揉肺俞、脾俞肾俞,手法轻柔和缓。

操作间隔: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7天为1疗程。

主治:阴虚燥咳。

急性支气管炎小儿捏脊疗法八

操作规程:补肺经100次,补脾经300次,推三关100次,揉外劳宫50次,运内八卦50次,按揉肺俞、脾俞、足三里各50次,常规捏脊手法,从长强穴捏至大椎穴,捏拿10遍,手法轻柔和缓。

操作间隔: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7天为1疗程。

主治:脾肺气虚咳嗽。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急性支气管炎  小儿捏脊疗法  咳嗽  暴咳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支气管哮喘小儿捏脊疗法        下一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捏脊疗法

>> 返回小儿捏脊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