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克明
江克明,男,汉族,1921年5月16日出生,江苏海门人。上海中医学院副教授。30年代从师岑锡良学中医三年,40年代开业。1956年参加上海市立第十一人民医院工作(即今曙光医院);1958—1981年于上海中医学院执教,任方剂教研组主任;1982~1983年华东疗养院中医科主任;1984年任中医函授技术培训部副主任;1985年受聘为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l987年任上海中医国际康复学校副校长;上海中药制药一厂顾问,《中成药研究》顾问编辑,《杏苑》编辑室顾问。编着《简明方剂辞典》、《抗衰老方剂词典》等十多部书籍;发表论文有:谈喻嘉言“逆流挽舟”治痢法(中医杂志1981年12期);麻辛附子汤治嗜睡症(上海中医药杂志1979第6期)、中医教学实习的体会(中医教育1984年第4期)等100余篇。
经过多年临床认为:(1)祛邪易,扶正难;补气效速,补血慢;温阳效快,养阴迟。阴血的生长须要一定进程。(2)中医补肾法,能调和阴阳,维持平衡。药物与成方较多,有明显的针对性和足够的选择性。比激素类西药有更多的优越性。(3)老年人体质的特殊性和老年病的多样性,衰老并非单纯肾虚,应该注重辨证抗衰老。总之,以补肝肾是根本,健脾胃是关键,养心肺针对发病特点为三大原则。
主要着作和论文有:《简明方剂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抗衰老方剂词典》,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出版;《补药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方剂学纲要》,上海中医学院技术培训部出版。黄疸的辨证施治初步规律(上海中医药杂志1959年第1期);治肝胆病用养阴法的体会(医学情况交流1976年第10期);中医处方的组织原则与配伍意义(中草药通讯1978年第1期);中成药发展简史(中成药研究1980年第1期);方剂学的进展(陕西中医药1981年第1期);吴鞠通对炙甘草汤的发展(中医杂志1982。年第2期);《祖剂》的学术特点(江苏中医1982年第3期);平胃散类方(浙江中医1984年第7期);许叔微学说管见(辽宁中医1982年第1期);治疗郁证方药琐谈(中医杂志1983年第12期);利尿十二法(中医杂志l985年第2期);《金匮概论》黄文东遗着选刊(杏苑1987年第1~4期);哮喘验案六则(辽宁中医1984年第2期);上病下取与下病上取(开卷有益1985年第5期);小陷胸汤的方证与应用(福建中医药1985年第5期)。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风寒感冒吃什么药?面色苍白或因肾阳虚,肾合jjn助您抵御“雨水”风寒
- 感冒鼻子堵塞不通气怎么办?面色苍白或是肾阳不足,肾合jjn助你抵御“雨水”侵扰
-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别和症状:精血不足是根源,肾合jjn助你抵御“雨水”侵袭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