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名医--周慕新
生平简介
周慕新,字荣,号融,北京市人,生于1902年,卒于1979年。15岁师从李秀生老中医,后又选入清太医院医学馆学习深造,得太医院赵友琴、翟文楼等前辈指导。此后悬壶京城,初理大方脉,后专儿科,名噪京城,人称“小儿王”。建国后,先后在北京儿童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东四医院儿科以及北京市鼓楼中医院儿科工作。
生平著作
周慕新,字荣,号融,北京市人,生于1902年,卒于1979年。幼读私塾, 15岁师从李秀生老中医。弱冠考取中医资历,后又选入清太医院医学馆学习深造。1920~1922年,得太医院赵友琴、翟文楼等前辈指导。此后悬壶京城,初理大方脉,后专儿科,名噪京城,人称“小儿王”。建国后,先后在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市第二医院中医科、北京中医进修学校附属门诊部中医科、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东城区内务部街门诊部、北京市东四医院儿科、北京市鼓楼中医院儿科工作。
学术思想
周慕新根据小儿疾病多伴有发热的客观事实,认为“发热为小儿疾病的第一证,必须牢记于心。”由此形成了他颇具特色的小儿热病辨治思想。对于发热,他提出首辨表里虚实。小儿具有易寒易热、易虚易实,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肺为娇脏、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无论伤寒,还是温病,初起均可出现表实之象,邪入于里,尚存在由表至里的传变过程。随着病程的进展由实转虚,也会出现里虚邪恋的证候。若纯属里虚而邪已去,则与内伤发热已无两样。所以,临证之时周慕新“先分表、里、虚、实,再定卫、气、营、血”。至于邪在肺卫,或邪在卫气,或已入营血,或气血两虚,则据证立法遣药,灵活运用。所以,在他辨证经验的层面上,既述及风温与温热证治的鉴别,也进行了暑温与湿温以及气血两虚证治的划分,并由此形成了他独特的寒热虚实简明辨证方法:即面腮红,渴不止,上气急,足心热,眼红赤,大便干,小便黄皆为实热证。面色恍白,腹虚胀,目珠青,吐泻无热,睡露睛,足胫热,粪青白皆属虚寒。小儿声音微弱,是心肺不足。乳食减少,吐泻常作,为脾胃不足。颅解项软,手足痿软,是肝肾不足。
临床经验
周慕新认为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而小儿为纯阳之体,阳常有余,感邪后极易化热。或风寒袭表入肺,或风温之邪犯肺,邪热与伏疫相结合,阻于气道,痰随气升,上逆而导致哮喘。临床上,外邪初犯,虽在皮毛,却迅疾入肺,致肺气郁闭而化热生痰,新邪与伏疫相引而使病发。这也即小儿的实证哮喘与成人哮喘病机的不同之处。周慕新还发现,除实证哮喘外,临床上相当一部分患儿在大病之后,如久泻久痢,肺气已伤,气失肃降;或饮食失调,或泻下伤脾,中气虚弱,运化失常,升降失序;或先天不足,肾脏亏虚,气浮无根等,亦可造成虚证哮喘,出现本虚标实之证。
因此,对于哮喘,周慕新提出分为发作期和恢复期两期治疗的观点。对于脾胃虚弱的患儿禁用消导之剂,以免再度损伤脾胃,使病情恶化。慎用下法,对非用下法不可时,常选调胃承气汤,且多用缓泻润肠药代替大黄,或用芒硝,大黄少量,大便行则停药,往往只开一剂。用“有是病而用是药则病受之,无是病而用药则元气受之”的观点指导热性病的治疗时,苦寒药用量少,甘寒药用量多,并主张“中病则止”,免伤脾胃。
后世影响
周慕新一生经验颇多,北京中医医院儿科根据他治疗咳喘的经验,研制了止嗽化痰定喘丸,沿用至今;北京鼓楼中医院儿科根据他的经验,研制了小儿止咳灵合剂,疗效显著。他授徒教学能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哲嗣为周志成,传人有陈中瑞、膝宜先、赵玉贤、石瑛等。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