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药可持续发展
2015年以来,“互联网+”、“+互联网”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行业热词,李克强总理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将“互联网+”上升到国家经济产业发展的层面,为众多传统企业的变革转型指明了方向。医疗领域属于传统行业,但随着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作为传统行业的医疗领域的阵地,也被逐步攻破,市场上为了满足不同需求催生出很多相应的移动医疗产品,如提供挂号服务、医生咨询、医生助手、患者社区、慢病管理、用药助手等都从某一个方面介入,可以说目前除了涉及远程诊疗环节外,绝大多数领域都有相应的移动医疗产品提供服务,这些产品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现实问题,很多产品受到了百姓的认可,但与其他行业相比,发展仍明显地比较缓慢和平淡。
未来医疗发展的趋势,行业内可以用3个P来概括,个性化(Personalized)、更加准确(Precise)、更注重预防(Preventive)。作为祖国医学的瑰宝,中医药在三个方面都有优势,中医药如何在当今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做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实际上是摆在中医药人面前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国家对中医药与互联网相结合高度重视。今年8月召开的第二届中国中医药信息大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指出,要大力发展“互联网+中医药”,为民众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中医医疗养生保健服务。但由于医疗领域本身受政策影响较大,在中医药与互联网相结合的过程中,有的政策对于中医药与互联网结合仍有不相适应之处,有的方面还需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因此,就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药发展,笔者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是积极制定适合中医药与互联网结合发展的中长期配套政策。
互联网医疗之所以发展缓慢,与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修改有密切的关系,要积极探索适应互联网医药发展的政策配套方案,政府最终应做到明确方向,做好服务,积极鼓励与正向引导社会各种主体积极参与。
二是注重新形势下对于跨界人才的培养。
跨界不是简单的一个“跨”字,而是跨出来后如何更好地和之前的做到真正的融合。中医药领域目前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是,严重缺乏既熟悉中医药,又了解互联网的复合型人才。致使市场上占据主流影响力的医疗类项目,多半为非专业人士。注重中医药人才自身的复合型培养,有助于中医药的发展不被时代抛弃,做到真正的与时俱进。
三是推动区域中医药信息的互联互通。
建设国家、区域级的中医药数据中心,构建二级信息平台,推动中医药电子健康档案和中医电子病历数据库的数据交换与协同共享。
四是建立国家级的中医药大数据系统。
在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建设过程中,全面推进全国中医药信息化布局,统筹开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的信息化建设。
五是推进大健康信息化。
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整合、汇集古今中医药文献、临床数据库,研究开发面向临床专业人员以提高中医诊疗水平为目标的临床决策辅助人机互动系统,研究开发面向社会大众的中医药疾病诊治、养生保健等知识库、知识图谱,通过建立微门户、微博群、微信等移动平台,主动推送中医药预防保健和养生知识,逐步形成个性化、智能化健康决策支持服务能力,促进提升民众健康素养。
六是以市场需求为主导,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的参与。
鼓励社会各种力量,特别是互联网方面有突出优势的主体,发展智慧中医药。积极探索便民、利民、惠民的中医药服务信息化新途径、新方法、新模式。
医疗卫生领域也属于公共事业,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政府在医疗领域投入的精力相比于其他行业要更多。但是,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两者各就其位,相辅相成。
政府现阶段主要解决政策环境、人才培养、宣传引导、合理监督的问题。而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创新的问题主要留给市场去解决。
推进大健康信息化要做到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中医药与互联网的真正融合,利用新技术、大数据、云计算,让中医药未来迎来一个光明的前景。(中国中医药报)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药可持续发展 中医新闻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下一篇:发展中医药服务 建设健康中国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冬季如何防雾霾
- 不要问“病从何来”?只需问“治向何去”?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养生
- 广西玉林药市2016年2月16日快讯
- 安徽亳州药市2016年2月16日快讯
- 河北安国药市2016月2月16日快讯
- 养胃粥:火腿冬瓜粥的做法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