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信息 --> 中医新闻 --> 平顶山:推进医改中医享红利

平顶山:推进医改中医享红利

2015年5~7月份,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中医院针灸康复理疗科较去年同期相比,科室住院人次降低了30.17%,门诊人次却提高132.7%。这样的变化,要归功于中医传统疗法被纳入新农合报销范畴。

2015年5~7月份,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中医针灸康复理疗科较去年同期相比,科室住院人次降低了30.17%,门诊人次却提高132.7%。这样的变化,要归功于中医传统疗法被纳入新农合报销范畴。

去年以来,平顶山市把针刺、艾灸等25个中医诊疗项目限定在县、乡两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门诊统筹报销范围中,引导参合人员就近到中医馆门诊接受治疗,让群众省时省力省钱。

中医药“简、便、验、廉”,深受群众欢迎。平顶山市在深化医改进程中,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改革与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全面服务医改大局。

多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早在2012年8月,平顶山市政府就组织发改、卫生、财政、人社等部门,出台《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制定4大项共计12个方面内容的中医药扶持政策,提出了具体鼓励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保障措施,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按照相关政策,郏县中医院根据“非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依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享受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及基本建设免交有关附加、配套费用等优惠政策”这一条款,在新原址建设中争取到政府各相关部门减免各项费用600万元。

同年12月,平顶山市正式启动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并在全省率先将4个县级中医院全部纳入了改革范围,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调整了医疗服务价格,加大了政府投入力度,但没有取消中药饮片的药品加成政策。

从今年2月起,平顶山又以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为切入点,在新农合中加大对中医药的扶持力度,将针刺等25个中医诊疗项目纳入县、乡两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门诊统筹报销范围,原则上报销比例不低于60%。

这些扶持中医药的具体措施出台后,发挥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得到了基层医疗机构和群众的普遍欢迎。

群众信任依赖中医药

在平顶山地区,家长想带孩子看中医儿科时,首先会选择平顶山市中医院儿科。该科室为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科室的中药散剂、“冬病夏治”成了医院的品牌。依托该科室还成立了平顶山市中西医结合儿童医院。

与平顶山市中医院相对应,郏县中医院5000平方米的针灸康复专科楼、遍布2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2家乡镇卫生院的“中医馆”,密织了一张市、县、乡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在这些地方,独立的中医综合服务区,药物熏蒸床、电针治疗仪等诊疗设备,中药房、中药库、中药炮制室及煎药房等古色古香的环境,均吸引了大批群众前来体验。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中医药服务,疑难杂症还可以到市一级医院选择中医药疗法,何乐而不为?!

扩大新农合惠民效果

一系列扶持政策实施后,群众更加喜欢使用中医药,特别是在县乡医疗机构门诊可以报销,既方便了群众就医,又降低了看病负担。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医药特色的发挥,平顶山引导县级中医院利用扶持政策,注重中医专科建设和临床疗效,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同时,引导中医院合理科学分流病人,提高了床位使用率。

由于患者在门诊接受治疗就可以报销,解决了过去只有住院才能报销中医传统疗法治疗费的问题,节约了新农合资金。正是因此,郏县中医院针灸康复理疗科今年5~7月份较去年同期住院降低223人次,门诊增加2110人次,新农合受益增加1887人次,受益率提高81%,节约新农合资金38.42万元。平顶山多家县医院都像郏县中医院一样,迎来中西医并重带来的医改新红利。(中国中医药报)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平顶山:推进医改中医享红利  中医新闻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中医分级诊疗还需配套措施跟进        下一篇:中国医院协会中医医院分会在京成立 中医医院有了行业组织

>> 返回中医新闻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