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内、外保守治痔疮的特点
	
 
目前保守治疗痔疮,临床上运用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基本上都和中医药相关,中药治疗可分为外治法和内治法,外治法主要有熏洗法、坐浴法、敷药法、塞药法等传统而有效的方法。内治法主要以中成药和中药汤剂为主,常以清热凉血、祛风、除湿等药物为主。无论外治或内治,其目的均为消炎、镇痛、止血及收敛,缓解痔疮症状,下面具体为大家介绍各种方法的特点。
熏洗法:中药熏洗是中医肛肠外科重要外治法之一,是治疗痔疮的传统方法,熏洗是指借蒸腾之药气熏患处,再将药液乘热淋洗患部,依靠其药力和热力直接作用于痔疮病变部位,使该处经络疏通,气血流畅,从而达到清热燥湿、活血消肿、止痛止血、收敛止痒功效。对治疗痔疮有奇效,且无副作用,特别适用于年老、体弱、患有慢性疾病,不适宜手术治疗的患者。
坐浴法:坐浴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将肛门部位浸入中药药液,药物可借助热力作用刺激肛门局部皮肤,促使皮下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新陈代谢,缓解痔疮症状。
敷药法:是指将中药药膏或者药粉直接敷于患处,对老年人及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有简便、易行、高效的实用价值。
塞药法:即将中药制成栓塞入肛门,该法与口服药相比,有许多优点:可以减少胃酸和消化酶对药物的破坏,同时直肠局部给药比口服吸收快,直接作用于患部,效果能得到更大、更为迅速的发挥。
口服中成药致康胶囊、痔康片、地榆槐角丸、补中益气丸、栀子金花丸、一清胶囊等对不同证候的痔疮都有良好效果,但一定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此外,还可采用一些预防保健和缓解轻度痔疮的小妙招:
撮谷道(提肛)锻炼法:每日清晨醒来和晚上睡前做,平卧,每次60下。是一种独特的养生之术,其具体做法概括为“收、抵、提、闭、松”五字诀。
收:将臀部、大腿收紧;
抵:舌抵上腭;
提:向上收提会阴部及肛门,同时吸气;
闭:稍闭气凝神;
松:然后慢慢呼气,缓缓放松肛门、会阴部和全身。
摩腹(腹部按摩)法:患者取仰卧位或半卧位,双腿稍屈曲,腹部放松,从右下腹开始向上、向左、再向下顺时针对向按摩,每天2~3次,每次60圈。
花椒水坐浴方法:取花椒60~80 粒,开水煎煮10分钟后兑入温水,水量以能没过肛门为度,先熏蒸,待温度适宜时坐浴10分钟左右,使花椒水与肛门部充分接触,适用于痔疮脱出、坠胀疼痛不适。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治疗痔疮 熏洗法 坐浴法 敷药法 塞药法 提肛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眼睛干涩别乱用眼药水 预防才是关键 下一篇:关节炎日趋年轻化 日常“护关节”三注意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寒露养生
 - 唇癌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法
 - 张伯礼院士:让中医药非遗项目“活起来”
 - 石学敏院士:传承好针灸是我永恒的责任
 - 《诗经》中的中草药--苍耳子
 - 李鼎铭当年行过医
 - 关节炎日趋年轻化 日常“护关节”三注意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