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保健 --> 中医养生 --> 节日养生 --> 团圆节日吃出健康元宵

团圆节日吃出健康元宵

北方人惯吃的元宵和南方人常吃的汤圆,都寓有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健健康康,人们也以此寄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如今,它们的制作日见精致。

3月5日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在这一天家人团聚,赏月猜灯谜围坐在一起吃热乎乎的汤圆元宵。

北方人惯吃的元宵和南方人常吃的汤圆,都寓有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健健康康,人们也以此寄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如今,它们的制作日见精致。光面皮就有江米面、黏高粱面、黄米面和苞谷面。馅料的内容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制作方法也南北各异。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滚手摇的方法,南方的汤圆则多用手心揉团。现在名称已经分得不那么清,都可以“元宵”代之。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有小似黄豆,煮食的方法有带汤、炒吃、油汆、蒸食等。不论有无馅料,都同样的美味可口。推荐几则自制汤圆,不妨全家一起动手做来吃。

琉璃汤圆

原料:糯米粉,可可粉,绿茶粉,豆沙馅若干量。

做法:1、取少量糯米粉加少量水和成面团,放入煮沸的水中煮熟后捞出晾凉,即糯米汤团。2、将汤团与剩余糯米粉混合,再加入水和成面团。3、和好的面团分成几份,分别加入可可粉、绿茶粉揉匀。4、取白色、可可色、绿色面团分别搓成长条,三条放在一起,轻轻用手揉圆,切成小段。5、用手将切下的小块压成片,包入豆沙馅,再收口,轻轻揉圆即可。6、大火烧开锅中的水,将包好的汤圆放入锅中,待汤圆浮起来即是熟了,捞出即可。

注意:早捞汤圆则有硬心,晚捞则容易煮烂。

南瓜汤圆

原料:南瓜200克,糯米粉150克,葡萄干1小把,红豆沙馅或枣泥馅60克。

做法:1、南瓜去籽、去皮洗净,切成小块,放入蒸锅蒸熟。2、将蒸熟的南瓜压成泥状,与糯米粉混合,揉成面团,以不粘手为宜,然后将揉好的面团盖上湿布或保鲜膜稍放一会儿。3、再将此面团分成小面剂,搓圆后按扁,将豆沙馅或枣泥馅心包入面皮中,收口捏紧后轻轻搓。4、搓圆。5、然后取一粒葡萄干插在团好的面球上。6、如此反复,将所有面皮和馅料包完。7、煮法同上。

甜酒汤圆

原料:糯米粉180克,鸡蛋2个,枸杞子5克,甜酒2大勺,水2碗。

做法:1、先把所需要材料准备好。2、取适量的糯米粉揉成面团,即揉成小汤圆。3、锅里加入2碗水加热。4、加热至水煮开。5、水开后加入2大勺甜酒。6、加入甜酒后继续煮,边煮边搅拌。7、甜酒煮开后,加入清洗干净的枸杞。8、煮枸杞煮8~10分钟后,加入揉好的小汤圆。9、煮至汤圆浮起,即汤圆熟。10、加入打发均匀的鸡蛋,边加边搅拌成蛋花,煮开即可。

花生芝麻汤圆

原料:糯米粉100克,生花生米50克,黑芝麻25克,白糖50克,片糖适量,姜2片。

做法:1、干锅烧热,小火,要不停地翻炒以防止炒煳了,慢慢地炒熟,闻到芝麻香就差不多了。2、装起芝麻后接着炒花生米,同样要不停地翻炒,直到炒出香味,花生衣都变红甚至脱落。3、差不多时即可熄火,用锅的余温继续把花生米烘一下。4、炒好的花生米和芝麻备用。5、把花生米和芝麻分别捣碎。如果你喜欢吃到花生的颗粒,就不要弄太碎。6、最后把碎花生米和芝麻加上白糖,拌匀备用。7、糯米粉加适量清水,揉成面团。8、揪一小团面,搓圆,再用手指按一个小窝。9、放入花生米芝麻馅,轻轻捏紧封口后,揉圆。10、用姜和糖先煮开糖水,放入汤圆,转中小火煮至汤圆浮起即可。

注意:馅里面的白糖放多点会更美味;用姜片煮的糖水可以趋寒暖胃,同甜汤圆也很搭配;和煮水饺差不多,煮汤圆的时候,水开后加入一匙冷水,反复三次,让汤圆在似滚未滚的状态煮熟,不容易破。

温馨提示

汤圆好吃别贪嘴,最好配点辛辣小菜护脾胃。因为汤圆含糖特别高,中医说“甘入脾”,味甘有“缓滞”作用,吃多了会减缓肠胃蠕动,导致打嗝、胀气、腹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症状。搭配一些辛味的食物,如蒜泥茄子、葱拌木耳等,能平衡汤圆带来的滞缓效果,减低对脾胃的伤害,营养也更均衡。

另外,如果吃汤圆,最好是热着吃,冷后更难消化。汤圆柔软,要吃得慢一点,避免烫伤,也要避免油脂过多难消化。吃元宵的时候要细细地嚼,以免胃里不舒服。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团圆节日吃出健康元宵  元宵节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中医调理“节后综合征”        下一篇:食用元宵需注意

>> 返回节日养生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