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饮食养生 蒸煮当道
今年小暑是7月7日,习俗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其实在小暑前后饮食也可以按照“蒸”“煮”来养生。
粉蒸莲藕 安神助眠清热除烦
小暑节气之后,暑热的天气特点更加突出,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很多人体力都有所下降,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出现精神疲惫、食欲不振、口苦苔腻、胸腹胀闷、体重减轻等征象,所以中医养生强调补充体力,均衡营养,解热防暑。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惯,藕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淀粉含量也很丰富,有明显的补益气血,增强人体免疫力作用。故中医称其“主补中养神,益气力”。此外,藕还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
小暑之后,天气炎热很多读者朋友胃口也不好,莲藕能散发出一种独特清香,还含有鞣质,有一定健脾止泻作用,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开胃健中,有助于胃纳不佳、食欲不振者恢复健康。
粉蒸莲藕不但口感较好,而且蒸法有助于更多地保留藕的营养物质,有安神助眠之功效。
水煮鳝片 补中益气除风湿
由于夏季很多人喜欢待在空调间里,进入小暑节气后更是离不开空调,但是这样一来,容易诱发风湿,而且寒气过多容易损伤人的脾阳之气,导致中气不足,影响工作效率。由于暑天人们出汗较多,中医认为气随汗脱,不少人喜欢在夏季给自己食疗补气,其实不用人参这么贵重的药材也可以。俗话说,“小暑黄鳝赛人参”,以小暑前后一个月产的鳝鱼最为滋补味美。暑天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而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小暑时节最宜吃黄鳝。黄鳝蛋白质含量较高,铁的含量比鲤鱼、黄鱼高一倍以上,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黄鳝还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防治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对食积不消引起的腹泻也有较好的作用。
水煮河蚌 清热解毒滋阴明目
小暑期间,炎热的气温使更多的人喜欢呆在空调房里,殊不知这也是“干眼病”的一个诱因。空调房里本来就很干燥,这会使眼睛分泌泪液的速度降低,再加上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自然就容易出现“干眼症”。对于这类上班族而言,不妨吃些河蚌汤。
中医认为蚌肉有清热解毒、滋阴明目的功效。河蚌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B1、B2,对人体有保健功效。但是,河蚌买回家后,用清水养2~3天,待其吐尽泥沙后再吃。河蚌做法很多,烧、烹、炖均可。但是注意的是,河蚌汤味道清淡,汤汁鲜美;但因其性寒,脾胃虚寒、腹泻的人不宜吃。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小暑饮食养生蒸煮当道 小暑养生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茶有6“色”功效各异,饮茶养生寒温有宜忌
- 秋季嗓子干、时痛,7款茶饮辩证用
- 巧用药膳调失眠
- 十一月顺时养生:早卧晚起,保护阳气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养生
- 【实战伤寒论】6个经典名方,搞定一本伤寒论
- 【实战伤寒论】6个经典名方,搞定一本伤寒论
- 【实战伤寒论】6个经典名方,搞定一本伤寒论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