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保健 --> 中医养生 --> 膳食养生 --> 居家隔离防新冠,春季防疫“4药膳”

居家隔离防新冠,春季防疫“4药膳”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合理运用药膳进行食养,既能维持机体气血阴阳平衡,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提高免疫力,达到防疫抗病目的,又能辅助药物治疗。

中医饮食养生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大众广泛接受和喜爱的保健形式。近日,专家介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合理运用药膳进行食养,既能维持机体气血阴阳平衡,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提高免疫力,达到防疫抗病目的,又能辅助药物治疗,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恢复脏腑功能。

科学养生重食养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体质增强了,自然会有利于抵御瘟疫的侵袭。春天万物萌生,机体阳气初发,饮食应顺应阴退阳长,注重调动体内阳气,宜多吃生发阳气的食物,如韭菜、荠菜等。

食物是五脏精气的本源,本源稳固,人才能保持健康。食有五味,任何一味都不能食用过量。只有做到营养均衡、谨和五味,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孙思邈提倡:“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脾胃是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之气健旺,人可延年益寿。春为肝气当令,肝火旺可伤及脾,降低脾的消化吸收功能。而甘味食物入脾,能补益脾气,故可多吃一点大枣山药、糯米等性温、平,味甘的食物。聂红提醒,一日三餐不能暴饮暴食,应忌食黏硬、生冷、肥甘厚味等食物,以减轻脾胃压力,做到食饮有节、顺应天时。

四款春季防疫药膳

疫情期间,居家时间多,可学做几道中医特色药膳,为自己和家人健康保健护航。结合春季气候特点,专家介绍了以下4款特色药膳,助大众做好居家防疫养生。

银耳萝卜盅

食材:银耳50克,白萝卜500克,陈皮5克。

做法:白萝卜洗净,去皮,切成丝。锅内放入葱、姜和花椒,放入切好的萝卜,炖制15分钟。高汤中放入陈皮,加食盐、黄酒、胡椒粉调味。将泡发的银耳放入炖盅,再放入调好味的萝卜汤,入锅蒸半小时,即可食用。

专家介绍,银耳既能补脾开胃,又有滋阴润肺之效;白萝卜止咳化痰,可促进消化。陈皮味苦、辛而温,具有理气和中、燥湿健脾之功。三者合用滋阴润燥、健脾化痰,是较好的清补佳品。

南瓜煨海参

食材:海参250克,香菇丁、笋丁、鸡汤、南瓜各适量。

做法:干海参泡发后切片,香菇、冬笋切片。锅内加入切好的海参、香菇、冬笋焯水。焯好的食材倒入鸡汤中,加料酒、食盐、味精和少许糖调味。开锅后加入南瓜泥,加胡椒粉和水淀粉调味,大火煮五六分钟即可出锅。

海参可补肾、益精髓、壮阳;南瓜是养肝佳品;冬笋含有粗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本膳可用于春季滋补,防治体弱乏力、肠燥便秘等症。

茯苓豆腐

原料:茯苓粉30克,松子仁40克,豆腐500克,胡萝卜、菜豌豆、香菇、玉米各适量。

做法:豆腐压成泥,葱、姜切末。将玉米、胡萝卜、香菇、松仁分别切碎,放入豆腐泥中,加入茯苓粉,鸡蛋搅拌均匀。将豆腐泥放入碗中,加青椒、豌豆、红椒作为点缀,放入锅内蒸15分钟。蒸好后摆盘,用盐、味精、胡椒粉、料酒和淀粉勾汁,浇在茯苓豆腐上即可。

茯苓健脾和中、淡渗利湿;松子仁润肠通便;豆腐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三物配伍补虚益气、健脾化湿,适合春季养生服用。

川贝糯米梨

原料:梨3个,大枣6颗,川贝10克,冰糖12克、糯米250克。

做法:糯米、川贝用清水各泡两小时,大枣用清水洗净去核。梨用清水洗净后,用刀挖出梨核,做成梨盅。大枣与川贝、糯米放在一起。加入冰糖搅拌均匀。将配料装入梨盅,上锅蒸30分钟后即可食用。

川贝母清肺泄热化痰,又味甘质润,能润肺止咳;梨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大枣补血;糯米有暖胃之功。大枣配以糯米补脾养胃,补脾生津。诸味合用,可养阴润肺化痰。本膳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清喉降火、除烦止渴的效果,适宜大众春季调补。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防新冠  春季防疫  银耳萝卜盅  南瓜煨海参  茯苓豆腐  川贝糯米梨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谷雨养生要祛湿,三款养生食疗方        下一篇:芝麻、绿豆不可因其小而被忽略

>> 返回膳食养生页面    >> 返回首页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无相关新闻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