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秋季腹泻重在预防
小儿秋季腹泻,是指每年9~11月份好发于6个月至3周岁婴儿的腹泻,其中尤以6~11月龄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引发小儿秋季腹泻的病原体有轮状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其中以轮状病毒最为多见,但目前尚无针对轮状病毒的特效药。因此专家指出,小儿秋季腹泻重在预防,以下方法可供参考。
提倡母乳喂养
6~11月龄的婴儿最好以母乳喂养。母乳营养比较全面,是婴幼儿的天然食品。母乳中富含的免疫球蛋白有助于增强婴幼儿胃肠道的抗病能力。母乳喂养的婴幼儿较少得秋季腹泻,即使得了病情也会轻很多。
注意清洁卫生
每次给宝宝换尿布后、喂奶前、冲奶前、喂饭前,妈妈都要洗手。妈妈在喂奶前,还应将乳房擦洗干净。人工喂养的婴儿,要特别注意奶具的消毒,更不能吃变质的奶。
做好用具消毒
对宝宝的饮食用具如奶瓶、汤勺等,在每次使用前和用完后都应该用开水洗烫,如能每天煮沸消毒一次则更好。对于做辅食的餐具如菜板、刀叉、过滤纱布或漏网、榨汁机、各种容器等,使用之后应晾干,用前最好再用开水洗烫消毒。婴幼儿的玩具也应该经常消毒。
讲究食物安全
食物存放在冰箱内,再次食用前最好充分加热,并盛放在另一个干净的容器内,不能用未经清洗的容器。食物容器使用后应及时洗涮干净,并一定要经煮沸或开水泡烫后再使用。在常温下放置的剩奶,不能超过4个小时。
保持空气新鲜
不能因为天气转冷,担心孩子受凉而整天紧闭门窗。每天都要适时进行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以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同时,要注意居室清洁卫生,保持窗明几净,减少空气污染。
不要嚼饭喂食
千万不要给宝宝嚼饭,这可能导致婴幼儿腹泻。有的妈妈怕烫着孩子,喜欢用舌尖舔一舔,试试食物温度,这种习惯不好。还有的妈妈喜欢用嘴接触一下奶嘴,感知一下奶的温度,这也不可取。大人口腔内的正常细菌对宝宝来说可能就是致病菌。
科学添加辅食
秋季给婴幼儿添加辅食时,一定要注意先从少量开始,在花样上每次只能增加一种,以使宝宝的消化道有个适应的过程。同时,添加辅食时应从半流食开始,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过早地加固体食物易导致婴幼儿腹泻。制作辅食时应选用新鲜的食物,现吃现做,不要给婴幼儿吃剩食。成人、孩子在接触食物之前都要洗净双手。
少去公共场所
在腹泻多发期间,家长要少带孩子去人员繁杂的公共场所,尤其是病儿集中的诊所、医院等地,更不能让孩子接触患有腹泻的宝宝,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积极防治疾病
家长要积极防治孩子的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微量元素缺乏、铅中毒等慢性疾病。平时还要注意合理用药,决不擅自滥用各种抗生素,以避免肠道正常菌群的失调。
增强身体素质
天气状况和环境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家长要尽量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适当晒晒太阳,以促进孩子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抗病能力。
采取主动防疫
家长可以带婴幼儿到当地疾控部门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2个月~3岁以内的小儿每年口服1次,主要用于预防高危散发人群;3~5岁小儿口服1次即可,主要用于预防群发人群。这样既经济有效又方便安全。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2周后就能获得免疫保护,可明显降低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对重症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保护率可达90%以上。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小儿秋季腹泻 母乳喂养 食物安全 空气新鲜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母乳是婴儿最好的粮食 下一篇:无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