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医文化 --> 医药诗词 --> 红蓼醉清秋

红蓼醉清秋

红蓼常出现在古诗词中,多是为了渲染离情别绪、清欢浅愁,其名篇佳句不胜枚举。

红蓼彩蝶图

齐白石作品《红蓼彩蝶图》

灼灼有芳艳,本生江汉滨。临风轻笑久,隔浦淡妆新。白鹭烟中客,红蕖水上邻。无香结珠穗,秋露浥罗巾。

这首题为《水荭》的诗,是北宋诗人梅尧臣所作。水荭,即红蓼,此诗以物拟人,描绘了如美人一样的红蓼清丽素雅、生动活泼的形象。蓼花盛开在广袤的江汉之滨,灼灼其华,如桃之夭夭,在微风细雨中浅笑低吟。白鹭从身旁飞掠而过,间或飘来红荷缕缕清香。宛若乡间妙龄女郎,健康、靓丽、活泼,自渺茫的沙洲江渚上风摆杨柳般袅袅而来……

红蓼常出现在古诗词中,多是为了渲染离情别绪、清欢浅愁,其名篇佳句不胜枚举。像唐代白居易的“秋波红蓼水,夕照青芜岸”,晚唐薛昭蕴的“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五代冯延己的“梧桐落、蓼花秋”,李煜的“莫更留连好归去,霜花凄冷蓼花愁”,宋代秦观的“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夜深玉露初零”,陆游的“老作渔翁犹喜事,数枝红蓼醉清秋”……

除水荭外,红蓼还称水蓼、红萆、茏古,在我们家乡都叫它水红秸、水红棵子,多生在沟渠边或河滩、湿地,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家乡河多水多,沟沟渠渠数不胜数,故而这种野草到处都是,春来发芽绽叶,夏秋开花结实,花穗曼长、肥腴,谦卑地低垂着,蓊蓊郁郁,红灼灼一片,远远望去鲜艳夺目,蔚为壮观。

红蓼枝叶辛辣刺鼻,嫩时采其芽尖,开水焯之,可与其他野菜做成春盘或春饼品食。唐代诗人贾岛诗中有“食鱼味在鲜,食蓼味在辛”的句子,概因蓼芽中的“辛”恰恰好,人们能够接受这种微辛辣。一旦生发开来,红蓼秸秆散发出那股子辛辣味儿直冲眼鼻,让人着实受不了。所以农人将其晒成半干后点燃熏蚊虫,蚊虫们闻其“烟”而逃。

红蓼的花、果实皆可入药,名为“水红花子”,味辛性平,有小毒,归肝、脾经,具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活血截疟等功效。特别是酷夏,小儿生了热痱,抓挠日久成痱毒,用蓼花煮水洗濯,用不了几日就可痊愈。还可消肿疗毒,治脚气、除恶疮,民间有用秋后霜打的红蓼棵子煮水泡脚,疗治脚癣脚气的,效果非常明显。

而今故乡水田漠漠,鸥鹭翔集,可已很少能够见到红蓼灼灼其华的踪影了,概因农人们大量使用百草枯、草甘膦等农药,江河湖泊、河汊沟渠水质严重污染。现在的乡野阡陌之间,一泓清清水光都难觅寻,何况养育其间的红蓼?红蓼点缀的诗意故乡,恐怕只能在古诗词优美的意境里出现了。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红蓼  红蓼醉清秋  水红花子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通草        下一篇:南乡子——悼念国医大师邓铁涛

>> 返回医药诗词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