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益气聪明汤解耳鸣之殇

益气聪明汤解耳鸣之殇

治疗耳鸣,王琦教授主张给耳朵“加点水、关掉炉火、打开壶盖”,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滋阴补肾、疏风清热、升清开窍又散邪”。王琦教授常用益气聪明汤加减治疗耳鸣。

治疗耳鸣,王琦教授主张给耳朵“加点水、关掉炉火、打开壶盖”,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滋阴补肾、疏风清热、升清开窍又散邪”。王琦教授常用益气聪明汤加减治疗耳鸣。

每年一到夏天来临,知了就会站在树上“知了、知了、知了”地叫个没完……在炎热夏日里,知了不绝于耳的鸣叫,不免让人心生烦躁。如果在您的耳朵里养只“知了”,每天为您奏乐,您是否乐意?耳鸣虽算不得大病,可是就这个看似小打小闹的耳鸣,却给宋先生带来了不可言说的痛苦。

宋先生是位军人,年过五旬,依旧意气风发,两眼囧囧有神,在政府部门里有一份非常体面的工作。乍看之下,真不知宋先生是来就诊的病人。可是,宋先生的耳朵里养了只“知了”……日日夜夜的耳鸣让他痛苦不堪。

宋先生说,自己左耳的耳鸣是从2014年11月13日在军队打靶后出现的,当时他也没把这当回事,就这样也没做任何处理。过了十天后,他发现有点不对劲,耳鸣的症状有增无减。于是就到北京某医院接受治疗,当时西医诊断为“突发性耳聋”,给开了一些西药。宋先生说,他一共吃了15天的西药后感觉症状一点都没有改善,心里嘀咕激素有副作用,就立马想到开些中药来调理,而宋先生的第一人选便是王琦教授。为什么一下子想到要找王琦教授呢?原来宋先生十几年前有过一次持续性耳鸣的经历,当时也是找王琦教授诊疗,几服药下肚,耳鸣就消失了。

此次就诊宋先生说:“我这次耳鸣快一个月了,耳朵每天嗡嗡地响,很是烦恼,以前您给我治过耳鸣,效果非常好,所以我这次特地找您看耳鸣来了。”

王琦教授详细了解了宋先生此次耳鸣发作始末后,又追问了他是否有高血压,宋先生说,自己的血压一直都很正常。然后王琦教授交代宋先生说:“这些激素什么的,你就别吃了,现在也不是急性期了,吃了也没什么用,耳鸣得治,要不然有可能影响到你的另一只耳朵,我现在给你开个方子,你就吃我给你开的这些药就行了,没事的,会好的。”

王琦教授思忖片刻,落笔开方:益气聪明汤加减。

葛根20克,蔓荆子15克,黄柏10克,黄芪10克,莪术20克,川芎10克,蝉衣10克,灵磁石30克(先煎),神麦曲各10克,石菖蒲10克,珍珠粉0.3克(冲)。21剂,水煎服,日1剂。

耳鸣就像是炉子上烧开的一壶水,“隆隆”响个不停,要想让这响声停下来无非就是把火灭了,加点冷水,打开盖子,这响声自然就消停了。王琦教授认为肾开窍于耳,耳朵有毛病,肾肯定脱不了干系,当然耳鸣跟其他脏腑、经络也都有着广泛的联系,只是说肾最为关键。不管是耳朵还是鼻子、嘴巴,只要人体出了小毛病就比平时更容易招惹邪气,正如中医常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治疗耳鸣,王琦教授主张给耳朵加点水、关掉炉火、打开壶盖,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滋阴补肾、疏风清热、升清开窍又散邪”。王琦教授常用益气聪明汤加减治疗耳鸣,方中重用灵磁石滋阴补肾,聪耳止鸣,配合葛根升发清阳,两者相辅相成从而起到升清降浊的功效;黄芪补脾益气以升发清阳之气;蔓荆子以其升浮之性引药上入于耳,又能疏风散热;蝉衣性轻灵,既善疏风散邪,又可镇静安神,为耳鸣常用药;石菖蒲化湿去浊,聪耳开窍;莪术、川芎活血行气,化瘀开窍;黄柏滋阴以清热;珍珠粉重镇安神;神、麦曲顾护脾胃,调和诸药。所有的药物配合在一起,共同起到了滋阴补肾,疏风清热,升清开窍,聪耳的功效。

2015年2月2日宋先生前来复诊,他表示服完上方后耳鸣已经减轻,而且晚上睡眠也得到了改善。一个看似普通的益气聪明汤,经王琦教授的加减化裁,竟解除了困扰宋先生多日的耳鸣。王琦教授对古方运用的宝贵经验,值得后辈认真学习。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益气聪明汤解耳鸣之殇  耳鸣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功腰汤        下一篇:杜惠兰治不孕症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