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参汤治心律失常
四参汤:太子参10g,丹参10g,北沙参10g,苦参10g。
功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兼清热燥湿。
方解:本方中太子参,微苦,益气养阴,为清补之品,气行则血行,气旺则推动血液运行,使血行不滞为君药。本品能补气,兼能养阴生津,其性略偏寒凉,属补气药中的清补之品。其补气作用不仅用于气虚证,还可用于气阴两虚所致心悸等症。臣药为丹参和北沙参,丹参苦,微寒,《神农本草经》谓其“破血除癥……益气”。虽不能补血,但药性平和,前人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说,故为应用广泛的养血活血药。入心经,能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之属血瘀症,因其性微寒,以偏热证者为宜。经现代药理研究,丹参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冠脉循环阻力的作用。北沙参甘微苦,微寒,广泛用于滋养肺胃之阴。佐药为苦参,《神农本草经》记载:“主心腹气结,癥瘕积聚。”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本品可使心率减慢,具抗心律失常作用。
主治:心血管疾病,辨证属气阴两虚,瘀血阻滞,兼见湿热者。
症状:乏力气短,胸闷或伴有胸痛,心悸不宁,口干口苦,声低气怯,面色晦黯,舌黯,舌苔薄白或微腻,脉细数或结代。
临床应用:四参汤是临床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的常用主方,全方紧扣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机,而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本,以清热燥湿为标。治疗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之属气阴两虚、瘀血阻滞,兼见湿热证者。气虚较重者,配伍生黄芪;阴虚较重者,配伍玉竹、麦冬;血瘀较重者,配伍赤芍、桃仁、红花、姜黄;心火旺盛者,配伍莲子心、百合以清心火;心烦失眠者,配伍酸枣仁、夜交藤、远志;兼痰浊者,配伍陈皮法半夏;兼见水肿者,配伍五加皮、泽泻、薏苡仁、猪苓、车前子。
验案举要
姜某,女,32岁。心悸1年余。1年前严重感冒后出现心悸,当地医院就诊,检查心电图示频发室早,伴三联律,动态心电图显示室性期前收缩15324次,短阵二联律、三联律,给予普罗帕酮口服。虽然服药后期前收缩减少,但减药后复发,经多种治疗无效。目前患者胸闷疲乏无力,睡眠差,多梦,咽干舌燥,纳呆,大便干,2日1行,舌质黯红,边有齿痕,苔白腻,脉结代。
诊断:心悸(气阴两虚,瘀血阻滞)。
治则: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方药:太子参15g,党参12g,丹参15g,苦参15g,北沙参15g,麦冬10g,五味子10g,生地15g,玉竹12g,珍珠母30g(先煎),元胡粉4g(分冲),郁金粉4g(分冲)。
二诊:前方服20剂,期前收缩明显减少,精神体力好转,胸闷憋气减轻,舌质正常,苔薄白,脉弦。一诊方去生地,加酸枣仁15g,合欢皮20g。
三诊:二诊方服30剂,症状基本缓解,舌苔薄白,脉结。二诊方继服,隔日1剂。
四诊:前药服45天,室性期前收缩基本控制,偶有心悸、失眠,舌苔薄白,脉细。继用上法以巩固疗效。
注意事项
临床使用破血药时,切忌久用、多用,否则耗伤正气。病情缓解,则改用和血药。心律失常治疗时,临床常在汤剂的基础上,配伍散剂。散剂具有服用方便、起效迅速、芳香成分不易丢失及患者可长期服用的优点。延胡索粉性温,气味芳香,行气活血,是治疗心律失常时配合应用的常用散剂,每日最大量为9g。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四参汤 心律失常 心血管疾病 瘀血阻滞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健脾益气 消瘀化癥 清热解毒治肝癌 下一篇:补肾与女性更年期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