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真武汤治验三则
典型案例一
沈某,男,40岁。2018年4月末首诊,据病人及家属描述,病者肾癌肺转移、骨转移等多处转移,在徐州二院多次住院治疗,期间也曾求治于多位地方名中医,病情不但未减轻,且逐渐加重,后经人介绍来我处就诊,刻症:面色青黄、汗多如雨、低热、怕冷、浑身乏力酸软、纳差、大便数日一行、小便偏少、舌淡、苔薄白、脉浮细等。余诊后认为属气阳虚弱(脾肾为主),营卫失和。予以下方治疗:桂枝15g,炒白芍15g,生姜15g,大枣15g,炙甘草15g,黄芪30g,炮附子15g。6服,早晚各1次,注意保持情绪稳定。
6天后二诊:汗出明显好转,仍纳差,查血常规示中度贫血。继用大半夏汤、建中汤等,经一阶段调理后余证均消,复查血常规亦正常。现仍在调理中。
按语:《伤寒论》曾讲:“太阳发汗,遂漏不止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桂枝加附子汤中有桂枝汤可调和营卫,其中炮附子可以固护肾阳,也可以固护表阳,病人体虚无力,加黄芪补气止汗。
典型案例二
吴某,男,80岁,2019年1月7日诊,家人诉患者二便失司,比较亢奋,但饮食差,肢体无力,脉浮大无根。处方:人参15g,龙骨30g,牡蛎30g,山茱萸50g,桂枝15g,炒白芍15g,生姜15g,大枣15g,炙甘草15g,服用3天后,二便固,后予以上方加减治疗月余后痊愈。
按语:神分两种,阳神为魂,肝所藏之,阴神为魄,肺所藏之,脉浮无根,故以人参、山茱萸固根本,龙骨牡蛎敛神魄,桂枝汤调和脾胃,以隔二之法来补助肺脏。如病人有所转机,必能救治。
典型案例三
刘某,男,85岁,2018年12月13日首诊。患者畏寒怕冷,欲饮热水,量不多,小便清短,一日数行,极度乏力。嗜睡。舌淡紫,水滑,脉沉细无力。余先以吴茱萸汤加减治疗,处方如下:吴茱萸15g,人参15g,生姜15g,大枣15g,姜半夏20g,6服。服完药后,病人纳差情况改善,1日可吃饭2次,每次约2两~3两,效不更方,继续服用上方6服,仍眩晕严重,考虑痰饮太盛,上方基础加真武汤、苓桂术甘汤调理2月余,患者眩晕、纳差症状全除,乏力仍稍有,现仍继续调理。
按语:患者纳差,是因为老年阳虚,中焦极寒所致,故先以吴茱萸汤开饮食之道,饮食能下,百病方治;患者极度眩晕,痰饮所致,加之患者阳虚,以吴茱萸汤、苓桂术甘汤合真武汤治疗,一则补阳虚,一则化痰饮。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真武汤 肾癌肺转移 老年阳虚 吴茱萸汤 苓桂术甘汤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桂枝茯苓丸合薏苡附子散治疗下肢深静脉栓塞一例 下一篇:痴呆及高血压病治疗经验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