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医案心得 --> 内外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

内外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症往往是急性期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来,其发病时间长,病情较顽固,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

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下腹疼痛和带下增多为主症。慢性盆腔炎症往往是急性期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来,其发病时间长,病情较顽固,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盆腔炎的记载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景岳全书·妇人规》曰:“瘀血留滞作癥,唯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恚怒伤肝,气逆而血流……总由血动之时,余血未净,而由所逆,则留滞日积,而渐以成癥矣。”慢性盆腔炎常见于中医学癃、瘕、带下病、痛经、不孕症等。

慢性盆腔炎的主要病机为瘀。妇女经行产后则正气不足,寒、湿、痰热等毒邪乘虚入侵,与冲任气血相搏结而蕴集胞脉,迁延未愈则耗伤气血,病久则多虚多瘀而以致虚实错杂。本病多于月经前后发作或加重,因月经后期胞宫空虚且肝肾精血不足,或因月经前期肾虚肝郁,寒、湿、热等邪乘虚而入致腹痛。总结主要为气滞血瘀或兼夹湿热。然气滞血瘀和湿热皆从湿热、热毒、寒湿发展而来,其在表为实证。又因本病缠绵难愈且又易反复发作,正邪相持则病邪黏滞缠绵,难以速除则日久气血耗伤,使正气久而难复而无力祛邪,故为因实致虚、虚实夹杂之证,本质而以虚为主。故主张治疗应以“本为虚,而湿热,气滞血瘀为标”为总纲,自拟治疗慢性盆腔炎基础方,根据不同病因辨证加减后,效果明显。

方药:黄芪人参党参黄柏败酱草苍术红藤茯苓土茯苓当归、生苡仁、桂枝、茯苓、牡丹皮白芍桃仁三棱莪术

方中大量用黄芪伍人参大补元气,治疗慢性盆腔炎“以虚之本”,为君药。只有元气充足,冲任胞宫的气血才能得以温煦和濡养,月经前后期才不会有邪气乘虚而入,才可以放心使用各种活血、行气、破瘀药物,不致攻伐太过反生耗气、耗血之他弊。方中桂枝茯苓丸加当归、三棱、莪术活血破瘀,为治疗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为标的主要用药。茯苓清中焦之湿以除湿之来源,加土茯苓除下焦之湿以除湿热之标。以丹溪二妙之法,加红藤、败酱草药对,清热泄毒,活血排脓,燥湿清热。方中重用生薏米一药多效,又是治疗盆腔炎的专病专药,其淡渗利湿的作用超越了诸如泽泻车前子萆薢等传统利湿药。

加减:急性发作高热者,去黄芪、人参等补气血之品,加金银花藤、青蒿白薇清虚热;月经量多者,去桂枝茯苓丸和三棱、莪术,加乌贼骨茜草、炒荆芥,活血、止血、敛血并引血回经;化脓者,加冬瓜仁以破瘀滞而化脓;大便秘结不通者,加大黄芒硝破滞而通腑;大便干结者,加生地、大黄,清热滋阴、消胃肠积滞;腹胀严重者,加广木香大腹皮行气消胀;尿痛者加滑石甘草梢缓急且清下焦湿热;腹部疼痛者,加元胡、香附加强行滞消胀的功效;气滞血瘀严重引起月经血块伴乳房胀痛严重者,可加乳香没药王不留行子、路路通,加强破滞破瘀血的功效;寒湿凝滞严重而腰骶部酸困、腹痛,得热则舒者,加附片、干姜小茴香、川牛膝,活血化瘀,温经散寒,治冲任虚寒而瘀血内阻者;如有下腹胀痛,劳累后加重,腰酸无力者,此为肾精亏虚而致慢性盆腔炎者,可加熟地、龟板、鳖甲,滋补肾精以培元气之根。

治疗慢性盆腔炎常配合中药外敷和灌肠。

外敷药:红藤、败酱草、丹参赤芍、乳香、没药、连翘、三棱、莪术、透骨草、苍术、白芷各等分,共研细末,用纱布包裹,水蒸后外敷少腹部,每天换药1次;或用纱布包加醋热蒸,敷于少腹部,每天1次,每次半小时,7天为1疗程。

灌肠药:大量红藤和百部蒲公英、败酱草、薏苡仁虎杖等煎水取浓汁,保留灌肠。

慢性盆腔炎用中药内服联合外治能有效改善症状,副作用小,且患者依从性高。中药灌肠和外敷,可促进局部皮肤和直肠黏膜对药物渗透吸收,效果良好。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264942(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慢性盆腔炎  内外结合  气滞血瘀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带状疱疹内外治经验        下一篇:五运六气理论指导I型糖尿病治疗

>> 返回医案心得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投稿反馈 | 申请合作 | 友情链接 | 中医问答 | 网站导航 | 精彩图文 | 精彩专题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8 zh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264942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264942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
中医保健
中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