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消毒饮治疗头颈部实热肿毒
普济消毒饮是金元时期“脾胃派”医家李东垣所创,用于治疗“大头天行”(又称“大头瘟”)的温疫时毒病。现此方常用于治疗病毒性腮腺炎。
在探寻普济消毒饮源流时,1979版全国统一教材《方剂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提示此方“录自《医方集解》”。清代汪昂《医方集解》(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指出:“然十书无此方、见于准绳”(十书是指李东垣所著的十本医书,包括《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伤寒会要》《兰室秘藏》《医学法门》等;“准绳”是指明代王肯堂所著的《证治准绳》)。《证治准绳》第一册杂病部分录有此方,但没有标注剂量,也记载出处。后来,在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主编许济群、副主编王绵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1版、1993年10次印刷)中查到此方。书中明确指出:“此方出自《东垣试效方》、录自《普济方》。”可以推测,凡载有该方的书的作者都没有看到此方的原始出处,均转录自他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中医学术中的问题。但可喜的是,后者明确地告诉我们普济消毒饮出自李东垣的《东垣试效方》。
《东垣试效方》是李东垣晚年将自己的临床效方整理后,委托其弟子罗天益出版而成。普济消毒饮见于《东垣试效方》“卷九·杂方门·时毒治验”,原名为普济消毒饮子,载:“泰和二年……四月民多疫疠、初觉增寒体重,次传头面肿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舌干口燥。称大头天行。亲戚不相访问、如染之,多不救……医以承气加板蓝根下之……终莫能愈,于是请李东垣先生救治。东垣出此方治疗,病人全活。时人皆曰此方天人所制,遂刻于石以传永久、普济消毒饮子。”普济消毒饮所治之证概括起来是:头面肿盛,咽喉不利。若用中医临床思维来进行定位和定性,即:凡病位在头、颈部的各种肿物、肿块、肿毒,病性属于实热或温热时毒者,皆可用之。现代《方剂学》仅论述此方应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和面部丹毒,失去了李东垣制方原意,局限了该方的应用。有了这些体会,我扩大了临床中运用普济消毒饮治疗疾病的范围,例举如下:
病例一:浸润性嗜酸性细胞肉芽肿
患儿商某,山东荷泽人,2015年1月10日由其父带来门诊就医。其父代诉病情如下:孩子在右耳前上方长了肿物,脑核磁检查诊断为“浸润性嗜酸性细胞肉芽肿”(中医病名:无名肿毒),病属癌前病变。现代医学认为该病药物治疗无济于事,必须手术,因手术有风险和后遗症,故寻求中医治疗。脑核磁显示:肿物部位的颅骨已缺失了两厘米左右,肿物与脑组织只有脑膜相隔。余查该患儿,面部虚浮臃肿,面色潮红而暗,精神呆滞,右耳前上方肿物高出皮肤约1.5厘米,范围有4×4厘米左右,呈漫肿形,表面不光滑,触之有痛感,局部皮肤温度有热感,舌白腻尖有红点,脉滑数。患儿素日嗜食鱼肉海鲜、膨化食品、甜食和饮料。遂当即告诉其家长,中医对此病诊为“无名肿毒”,乃因饮食不节,肥甘厚味所致湿热内盛,久而郁结成肿毒,上泛于头。采用清热、解毒、祛湿、散郁之法治之,选用普济消毒饮加升降散(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辩》)加味。
处方:黄芩9克,川黄连6克,牛蒡子9克,玄参15克,生甘草6克,桔梗9克,板蓝根15克,升麻9克,柴胡9克,马勃6克,连翘9克,陈皮6克,薄荷6克(后下),白僵蚕9克,生川军6克,片姜黄9克,蝉衣9克,鱼腥草30克,北豆根30克,金银花30克,蒲公英20克,生苡仁30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温服。嘱患儿及家长:饮食宜清淡素食,忌食海鲜、甜食、油腻、辛辣、饮料、水果、滋补品等助湿生热,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患儿服完7剂药后,脑核磁片显示病灶处现仅存2毫米左右的小缝隙。继投原方7剂。
1月27日:脑核磁片显示颅骨已完全修复,患儿面色潮红及面虚浮臃肿已无,右耳前上方肿物消失,无任何不适。效不更方,继续原方治疗2周。
2月13日:患儿右额角处又出现一新肿块,大小如成人拇指大,高出皮肤,有触痛。余告知因该病的特点呈浸润性,故又发出新肿块。查其舌仍腻、脉滑数,此为湿热兼瘀毒,投原方加减治之。
2月20日:新的肿块已完全消退,无任何不适。因本病属湿热蕴结成毒瘤,不敢停药,仍以原方随证加减,以除其病根。
直至6月15日:患儿舌脉均恢复正常,嘱其再做脑部核磁检查,结果显示脑部一切正常,肿物已完全治愈。
病例二:颌下腺炎
孙某,女,38岁,北京人,2013年7月27日初诊,自诉四天前因左颌下肿痛伴咽喉疼痛于北京口腔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左颌下腺结石并颌下腺炎。该患者左颌下部肿如小半根油条大,皮肤微红,舌黄腻尖边红,脉弦滑数。辨为热毒挟湿,久而兼郁。投普济消毒饮5剂,痛止而肿消过半,24剂后痊愈停药。2016年12月19日,该患者因恼怒后饮酒复发,左下颌肿痛难忍,难以开口进食,并且口中不断流出黏稠而臭秽的分泌物,舌黄质暗、脉弦滑数。投以普济消毒饮加莪术10克、片姜黄12克、芦根30克、生薏米30克,以增强祛湿化瘀之力、兼顾久病入络之势。21剂药后肿消痛止,病愈。
病例三:腺样体肥大
谢某,男,5岁,家住北京朝阳区,2015年12月26日由其姥爷带来门诊就医,代述病情如下:孩子夜间鼾声甚剧,张口喘气,呼吸困难,鼻塞不通,曾去北京同仁医院诊治,诊断为“腺样体肥大”,建议手术切除。但因其邻居小孩患此病手术后复发,因而该患儿家长拒绝手术,故前来门诊寻求中医治疗。该患儿便干臭秽,经常鼻衄,嗜食羊肉串、干果、甜食和各种饮料,舌苔白腻尖红、脉滑数。余断为饮食不节,湿热内蕴,上泛于鼻。投普济消毒饮加鱼腥草30克、北豆根30克。水煎服,日1剂,分早、中、晚3次温服。嘱其忌鱼肉海鲜、辛辣、甜食、水果等,共服43剂而愈。
病例四:右下颌肿物
马某,男,43岁,北京铁路局干部。首诊于2017年6月27日。主诉病情如下:2016年10月口腔内右下牙龈肿痛,反复发作,于2016年11月切开放脓、反复7次。于2017年2月末拔除右下龈病灶处牙齿,并做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右下颌骨成釉细胞癌,于2017年3月在北大口腔做手术切除右下颌骨7厘米,并取左腿腓骨做添补术,术后放疗29次,于2017年6月10日结束。患者右脸下半部及右下颌骨手术切口处红肿痛,右侧面部和耳后皮肤和肌肉麻木僵硬,嘴张不开,进食困难,舌头不能屈伸,说话时吐字欠清,遂前来就诊。余查之,该患者右下颌已畸形,红肿明显,其色紫暗,触之坚硬,有触痛,舌黄腻,脉弦滑数。辨证为热毒为主,挟有湿邪。因其病灶在头颈部,遂取普济消毒饮加鱼腥草30克、北豆根30克、土茯苓30克、莪术10克。见效后又在方中加入穿山甲10克、皂角刺10克,红肿渐消,并于2017年9月12日(治疗2个月左右),右下颌溃破,流出干涸的脓液约半个乒乓球之多。余又于方中加入生黄芪,溃脓之处愈合完好,直至2018年1月30日病灶红肿全消,皮色恢复正常,触之尚有硬感,系手术后瘢痕所致,口张开正常,舌头灵活自如。舌苔尚见薄黄腻尖红,脉弦滑数,时有黄涕、黄痰,投以清肺化痰之品以善其后。
一方治多病,是异病同治的体现。如治疗风温在表的常用效方银翘散,既可治温热袭表,病位在皮毛的外感风温表证,同时也可加减治疗麻疹初期、猩红热等;加味苍柏散原方用于治疗湿热脚气,临床也可治疗病位在膝至足的,病性属于湿热的丹毒、痛风、过敏性紫癜等。凡病变部位相近,病因相同,大可一方通治,随证加减。
张仲景在《伤寒论》自序中提到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是医圣的治学法宝,同时也是现代中医人的治学法宝,理应遵循之,效仿之,纳诸家之长,活学活用。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普济消毒饮 头颈部 实热肿毒 病毒性腮腺炎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菟丝子枸杞治功能性子宫出血 下一篇:无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请点击扫描二维码 轻松关注 您感兴趣的中医微信号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